(来源:上观新闻)


夜色下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里,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女子10米跳台决赛落幕,代表上海出战的陈芋汐以412.30分夺冠,首次在全运会个人项目站上最高领奖台。几天前,她已与掌敏洁携手拿下女子双人10米台金牌。从预赛的小波动走来,到决赛的完美执行力,她完成了自我校准。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道:“在这样高压的环境下,您如何保持心态的稳定和专注?”她回的第一句话颇有深意:“跳水是跟自己比的项目……”

看台的热度,冠军的回应
赛后,陈芋汐走向看台方向。那是许多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观众,尤其是不少专程从上海飞来的粉丝,把玩偶投向场地边,呼喊声、快门声此起彼伏。她举起手机,与看台做了一个“横跨场地”的大合影,此前她开心地与队友、教练逐一拥抱合影,对着镜头连连摆姿势,笑意难掩。这些细节,证明她是真的放松了。
“非常感谢你们的到来,也谢谢你们的支持。是这些支持让我一直走下去,一直坚定地走到今天。”她借记者的提问,对来到现场的粉丝说。谈到整届全运会的发挥,她给出“不错,挺好的”的评价。至于紧不紧张,她直言:“比赛都会有紧张,我对待每一场比赛,就是认真对待。”这是她一贯的节奏。

从巴黎到广州,一路在自我调整
从巴黎到广州,外界更关心的是她的“心路”。“巴黎奥运会后面对了蛮多不确定性,能走到今天,是大家给了我很多支持和鼓励。我的心态一直在变化、在调整,直到今天再次站上十米台、站上最高领奖台。”她说。巴黎周期里,陈芋汐与全红婵在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摘金,个人项目包揽金银,她获得银牌;这一次在广州,她把全年积累的稳定性,落在了决赛的入水线上。
“稳定”的答案,藏在这些细节里
“跳水是跟自己比的项目。”当被问到如何在高压环境中保持专注时,她给出了自己的“方法论”——稳定来自系统训练,来自比赛经验的累计。赛场上,她也在和更年轻的新生代同场竞技。“很开心看到这么多新生代力量不断涌现。对于竞技体育来说,源源不断的人才,比一个人独自强大更重要。”一句“更重要”,把她的视野从个人成绩,推到了中国跳水这支“梦之队”的长坡厚雪。
这一届全运会,她从预赛的小波动走来。“有点意外,预赛出现了那样的动作。更多是心理上的变化,加上技术的微调。半决赛时我快速调整过来,克服了预赛的问题。”今晚的五跳,她用执行力为调整画了句号。此前的半决赛,她以头名晋级,也为整场决赛托底。

国家的责任,家乡的担当
谈到“责任感”,她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参加国际大赛,要扛起国家的责任,为国争光;参加全运会,要扛起上海的责任,为家乡去拼搏。无论哪一种拼搏,我都会拼尽全力,完成好每一跳,也完成好每一天的训练。”在本届十五运会赛场,她已用两枚金牌交出阶段性答卷。
陈芋汐已在今年世界大赛收获份量十足的冠军,状态曲线并非“一路直线”,却在大赛中不断归位。这一枚全运会个人金牌,是对她心态管理与技术稳定的一次阶段性确认。
采访最后,她没有给出夸张的宣言,只留下一句“一步一步看吧,我会继续加油”。
稳定,已经是她的底色。
原标题:《全运会女子10米台夺冠,陈芋汐:稳,已经是她的底色》
栏目主编:陈华 图片来源:王佳斌 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姚勤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