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误吞险致命 医生提醒:咽饭喝醋要不得


吃饭误吞异物看似小事,却有致命风险。近日,上海瑞金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七旬女性。她在家食用红枣时,不慎将枣核一同吞入,起初未加留意,直到第四天出现吞咽困难加重并伴有发热,才被家人送医。

“类似的情况在临床并不少见。”陕西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安介绍,此前有一位六旬患者因喉咙不适就诊,检查发现“罪魁祸首”是一块鸡骨头,已在喉咙中滞留四五天。另有患者因枇杷核嵌顿于食道一周多才就医,因延误治疗导致感染。李安表示:“逢年过节这些险情更为常见,喉咙被枣核、鸡骨头、鱼刺,甚至假牙卡住的情况时有发生。”

食道异物为何会带来严重后果?李安解释,食道壁本身较为脆弱,当尖锐异物存留其中,伴随吞咽动作,异物可能越嵌越深,甚至穿透食道壁,导致穿孔并引发胸腔感染。更严重的是,若异物损伤周围动脉血管,可引起急性大出血,直接危及生命。李安特别指出,面对异物卡喉,许多民间偏方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重损伤。例如“吞饭团”可能推动异物深嵌,加重食道组织损伤;“喝醋”并不能有效软化骨头或枣核等坚硬异物;“催吐”可能导致二次伤害,甚至使异物误入气道,引发肺部感染。李安提醒,24小时是处理食道异物的黄金时间,及时就医能有效预防感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据人民日报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