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60股遭立案!五成系风险警示股,15股已收罚单


(来源:北京商报)

立案调查一直被市场视为重大利空事件,从最新加入立案调查名单的(600581)、来看,11月10日,两股股价均“一”字跌停。经iFinD统计,年内A股已有60只个股遭证监会立案,其中九成个股的调查原因均系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而从年内立案股的基本面来看,五成系风险警示股,近七成前三季度净利亏损,公司经营层面正面临着一定困难。此外,截至目前,上述60股中已有15股收到了罚单,10股收到了预罚单。

九成栽在信披上

A股年内被立案个股再添两只。

11月7日晚间,八一钢铁、*ST长药两股均披露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其中,八一钢铁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ST长药则系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虚假记载。

受此消息影响,八一钢铁、*ST长药11月10日股价双双“一”字跌停。截至当日收盘,八一钢铁股价收于4.01元/股,总市值61.47亿元;*ST长药股价则收于2.76元/股,总市值9.67亿元。

伴随上述两股遭立案,经同花顺iFinD统计,年内遭证监会立案调查个股增至60只。

“被立案的影响最直接的可能是上市公司声誉和品牌的影响,此外被证监会立案后,可能大概率最终要面临最高1000万元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当然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因为虚假陈述被调查并且事实清楚的,可能会被投资者发起民事赔偿诉讼,如果最终引发投保机构的特别代表人诉讼,金额可能达到数亿级别。”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许峰律师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从被调查原因来看,上述60只遭立案个股中,八一钢铁、等54股均系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占比九成。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直接破坏投资者知情权,可能导致其基于错误信息作出投资决策,造成亏损。尤其中小投资者,信息获取渠道有限,更易成为“踩雷”受害者。

另外,包括在内的5股则系涉嫌财务造假;则系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0日晚间,*ST元成最新披露公告称,因公司股票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在上交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5亿元,已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交易类退市指标,公司股票自11月11日开市起停牌。

近七成个股业绩不振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前述60只立案股中,有不少正被实施风险警示。

经同花顺iFinD统计,60股中,“ST股”共有等17只,“*ST股”则有*ST长药、、*ST元成等13只;经计算,风险警示股合计30只,占年内立案股总数的五成。

而从60只年内立案股的基本面来看,近七成个股业绩表现不佳,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处于亏损状态。

具体来看,上述60只立案股中,41股今年前三季度净利亏损,占比68.33%。其中,最新立案的八一钢铁前三季度净利亏损规模居首,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5.72亿元。除八一钢铁之外,前三季度净利亏超1亿元的还有、ST云动等18股。

而从业绩变动情况来看,上述41只亏损个股中,包括在内的23股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亏(或同比转亏),占比超五成。其中,惠伦晶体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降幅居首。

据了解,惠伦晶体主要从事石英晶体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属于电子元器件行业中的石英晶体元器件子行业。今年4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及实控人赵积清遭证监会立案。

2025年前三季度,惠伦晶体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22亿元,同比下降4.67%;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7611.94万元,同比大降4566.64%。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惠伦晶体方面发去采访函进行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另外,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降幅超过100%的个股还有等8股。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余19只盈利立案股中,亦有*ST金泰、等9股前三季度盈利同比下滑。

合计25股已收罚单或预罚单

年内立案股中,合计已有25股收到了罚单或预罚单。

同花顺iFinD显示,截至目前,*ST金泰、等15股已收到罚单;此外,还有等10股已经收到了预罚单。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25股中,预罚单下发速度最快,公司于7月4日晚间披露公告称,公司及相关当事人于当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证监会于6月26日决定对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立案。同日,骑士乳业披露公告称,收到内蒙古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收到预罚单不足半个月,骑士乳业于7月18日晚间再度披露公告称,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因公司未按规定及时披露期货交易重大亏损事项,内蒙古证监局决定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对相关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80万元不等罚款。

经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目前已收到罚单的15家企业中,ST云动被处罚金额居首。

8月8日晚间,ST云动发布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显示,经查明,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包括销售和采购返利、供应商索赔补偿、期间费用的会计核算不准确、不规范;未实际交付货物但开具发票并依据发票确认收入,导致虚构收入;仅依据发票确认收入,导致跨期确认收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应收账款信用减值不准确、未计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

对此,云南证监局决定对ST云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0万元罚款;对公司董事长杨波等多名相关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200万元不等罚款。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