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水岸变身京城“金名片”


  上周,坝河开启试通航。明年,市民游客可以乘游艇、骑单车游坝河,更多商业空间也将解锁。近年来,京城的河流一条接一条恢复活力,并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消费业态。亮马河沿线的商业收入增长37%,清河边的咖啡馆客似云来,运河西岸、永定河集今年分别在城市东西两端亮相,成为知名的滨水商业品牌。

上周,坝河开启试通航,更多商业空间将解锁。本报记者 程功 摄上周,坝河开启试通航,更多商业空间将解锁。本报记者 程功 摄

  打开岸线 亲近河流

  登上游船,两岸是油画般的坝河秋色。岸坡宽阔碧绿,嵌入了蜿蜒的骑行道和钓鱼位,还有人躺在草坡上晒太阳。

  “我们重塑了这一段滨水空间,通过退堤形成生态缓坡,原本割裂的水和岸变得浑然一体,又新栽了1.15万株彩叶树。”朝阳区水务局建设管理科科长马海涛介绍。坝河滨水空间纵向连通了上下游,横向连通了居民区,9月底完工亮相之后,立即在骑行圈火了。

  “有河不见水”曾是全世界主要河流面临的普遍困境。一条条蜿蜒的河道被裁弯取直,筑起高坝,是为了让雨水迅速排走。“工业时代,河流沦为排水沟,真正的价值没有发挥出来。”清华同衡规划院副院长于润东说,当告别了工业时代,很多知名城市依托河流打造出城市名片,就像塞纳河赋予巴黎浪漫、泰晤士河给予伦敦优雅。近几年,北京的凉水河、清河、北运河、坝河……一条接一条亮出了宽阔优美的滨水空间。岸线打开,人终于能亲近水,滨水商业也拥有了落地生根的土壤。

  植入商业 不损生态

  堤顶路、巡河路都是水利设施,要如何在其中植入商业空间,面临理念和技术上的挑战。

  就拿运河西岸来说,它位于北运河西侧东关大桥至上营大桥段,原本是双向四车道。在这次治理中,道路降级西移,腾挪出28米宽的堤顶空间。采用“小微快拆,化整为零”的方式,岸边创新植入了十余处小体量商业,而且几乎家家带露台。当然,商业的植入以防洪安全为前提。记者注意到,商业用房让开了河道蓝线,并留出了6到8米的防汛通道。

  今年9月,很多市民奔京西逛永定河集,很多人买了食物,就随意坐在河边听水声、看日落。“永定河集的所在地太特别了,有母亲河的自然风光,也有城区难得的山景,还有首钢的工业遗存。”运营方亚洲数据集团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李莉告诉记者,项目毗邻河流,且地下是铁路丰沙线,这意味着建设时不能打地基。“轻介入,重延展”,是规划之初就确定的理念,以木、竹、帆布、玻璃和钢铝金属为材料,采用开敞式设计,让建筑空间轻盈地落在自然场景里,既保证了整体稳定性,也不会破坏草地。

  编织内容 激活水畔

  “河流不仅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步成为城市的展开面,是首都北京面向世界的舞台。”于润东说,要把滨水空间运营好,不是搞简单的空间租赁,而要主动去注入好内容,让河湖水畔成为全年无休的故事发生地。

  今年端午,大运河龙舟嘉年华在运河西岸的水域举办。飞浪四溅、百舸竞渡,河边坐满了游客,比赛首日就迎来10万人次。在一家知名点评网站上,运河西岸的热度一度冲上榜首。

  通过优质内容的注入,亮马河也成为滨水空间运营的范例。近几年,河边的活动一年到头不断档,有时中国风劲吹,有时国际化氛围浓郁,依托茶香文化节、灯光秀、艺术季等活动,亮马河沿线形成了一条充满活力的消费链,泡泡玛特城市乐园、麦麦岛全球旗舰店也相继落户。今年夏天,“五月天”乐队在鸟巢连开13场演唱会,亮马河游船特意开通了“五迷专线”,游船、桥梁上滚动播放着经典歌词,朝阳公园湖上的五只巨型气球更是成了粉丝必打卡点位。

  今年10月,灯光消费季的主会场选在了亮马河。“年轻人打卡‘五球’的热情,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希望借助更多的水上资源去呈现光影创意。”朝阳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朱梦娇说,他们特意设计了很多水畔、跨水域的灯光装置,本市第一个水上剧场——贝壳剧场也全新亮相。

  天气转冷,河流暂别喧嚣。明年,亮马河、坝河世界级滨水经济区将加快建设,永定河、北运河的商业空间也将拓展,为城市带来更多惊喜。 本报记者 朱松梅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