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铸魂—协同—增效”赋能产教融合新实践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江西省“1269”和萍乡市“10210”行动计划,聚焦矿山智能装备与新材料重点产业,创新实践“党建铸魂、协同破界、增效赋能”的发展路径,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党建铸魂,筑牢产教融合思想根基。学院将党建引领作为产教融合的根本遵循,构建“党建+思政+产业”三维引领体系。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所在二级学院党总支为核心,联合企业党支部成立“产教融合党建联盟”,定期开展“党建共建、技术共研、人才共育”主题活动。实施党员教师“双带双促”计划,党员教师既带头参与企业技术服务,促进产教融合,又带头承担课程思政建设,促进教师德技并修。目前,“双师型”党员教师占比达92%,“实用口语”“机械制图”等课程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课堂革命”典型案例。

协同破界,构建产教融合育人体系。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围绕“五金”核心载体,构建“需求—资源—培养—评价”协同体系。依托萍乡新材料市域产教联合体,组建萍乡新材料和矿山智能装备2个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行企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构建,同时通过创新“产业难题—教学案例—实训项目”转化机制,将企业技术痛点转化为教学资源。3年来,依据产业需求,学院调整课程内容23项,新增实训项目18个,获评国家在线开放课程2门、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构建“中高本贯通+学徒制”培养模式,与5所中职学校开展“3+2”中高职一体化培养,联合2所本科院校开设“机械工程”等3个本科联合培养专业。

增效赋能,释放产教融合综合价值。学院通过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实现“教育提质、产业增效、区域发展”的多重价值。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教师共完成纵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获授权国家专利48项;开展“专业群+项目”社会服务,面向企业职工、退役军人等群体提供技能培训上万人次。在国际合作方面,承办马来西亚-中国青年TVET培训,多项教学标准与资源获教育部立项推荐。

  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党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需求,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朱江峰)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