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受访者供图)
(供图)
□ 常农萱
“十四五”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迈入高质高效、宜居宜业的新阶段。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农行常州分行始终坚守初心使命,聚焦国家战略,立足地方实际,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优化金融服务模式,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广袤田野,在龙城大地上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精准滴灌,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农行常州分行坚持因地制宜、因产施策,围绕常州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格局,聚焦茶叶、水产、粮油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强化金融供给。截至9月末,全行涉农贷款较年初新增35.32亿元;新投放乡村领域项目贷款达18.33亿元,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金坛、溧阳素有“山水茶乡”美誉。每年春天明前茶的采摘,都是一道独特风景。“我和农行结缘已有20年了。”溧阳市戴埠镇戴南村绿香茶园经营户戌洪娣感慨道,“从最初种茶起步,到开民宿、搞茶旅融合,贷款额度从最初的三五万元增长到如今的年均百万元,农行始终一路陪伴我们成长。”
针对茶产业季节性强、融资难的特点,农行常州分行进村入户,一户一策精准满足茶苗采购、茶园管护、设备升级等各环节的资金需求。今年春天,溧阳镇茶农蒋先生因上年收成不佳,再生产面临资金困境。农行常州天目湖支行迅速上门调研,通过“上门服务+线上审批”模式,为其发放信用贷款180万元,及时化解燃眉之急。
农行常州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联合溧阳支行深入走访,通过“项目化审批”建立白名单数据库。今年以来,仅天目湖支行已支持茶农20余户,累计投放贷款1200万元。在金融活水滋养下,天目湖镇现有省级农业园区1家、市级园区3家,茶叶种植户达120户,白茶种植面积超1.6万亩,年产值近2亿元,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文旅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山水茶乡”不仅是产业品牌,更是文旅名片。在农行支持的宇睿茶树种植家庭农场,游客可体验采茶、制茶、品茗全过程,深度感受茶文化魅力;在金坛支行提供1.5亿元信贷支持的“茅山方麓绿色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有机茶园与休闲观光空间相得益彰,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茶农、茶叶、茶文化与乡村旅游在农行支持下连点成链,为常州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行路径”。
数字赋能,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乡村振兴,既要产业振兴,更要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农行常州分行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以“数字+普惠”双轮驱动,着力破解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难、成本高、效率低”等难题,切实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与覆盖面。
“以前办贷款要跑镇里填表、等审批,来回好几天。现在手机一点,在家门口就能拿到钱,太方便了!”金坛区一位从事水产养殖的农户通过“惠农e贷”成功获得30万元信用贷款。这背后,是农行持续推进“整村授信”工作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农行常州金坛支行组织客户经理走村入户,开展农户信息采集与信用建档工作,依托大数据分析构建农户信用评价模型,实现“数据多跑路、农民少跑腿”。通过“线上申请、自动审批、实时放款”的服务模式,“惠农e贷”产品极大提升了办贷效率和客户体验。截至9月末,该行农户贷款余额达10.36亿元,惠及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超万户,真正将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针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账目不清、监管薄弱等问题,农行常州分行创新搭建“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平台,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专业化、数字化的财务与资金管理服务。该平台实现村级账户统一管理、资金流向全程留痕、收支明细实时可查,并通过“银农直连”系统与农业农村部门数据互通,有效提升了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的规范性、透明度和安全性。
目前,农行常州金坛支行已拓展“三资”账户近百户,相关存款余额近3亿元。这一模式不仅增强了村集体“造血”功能,也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与此同时,该行深化“银政保担”合作机制,联合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建立风险共担体系,降低涉农企业融资门槛。今年以来,已累计为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投放涉农企业贷款2380万元,切实缓解了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更多“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点绿成金,描绘美丽乡村新图景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农行常州分行将金融活水精准引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工程和农文旅融合发展领域,全力描绘“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享有“中国花木之乡”美誉的武进区嘉泽镇,花木种植历史悠久,拥有近十万亩花木产业。面对当地种植户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题,农行常州武进支行深入调研后,制定“常州市武进区西片花木(苗木)种植户项目”专项方案,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实施“白名单”管理,配套灵活信贷政策,显著简化审批流程,有效缩短等“贷”时间。截至目前,该行已为嘉泽镇苗木项目提供总授信超3亿元,成功惠及苗木农户301户。
“在农行资金的支持下,我们的种植规模扩大了,销售渠道拓宽了,收入实实在在增加了!”正在忙碌装车外运的花农老陈,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溧阳市毛尖村委石塘村的蜕变,是金融赋能乡村美丽“蝶变”的生动范例。这个昔日凋敝的“空心村”,在农行常州分行金融“活”水的灌溉下,如今已成为集民宿、书局、艺术馆、咖啡露营等多种新业态于一体的“网红村”。2024年9月,农行及时投放天目湖辖内综合环境整治项目贷款,全力支持石塘村田园综合体改造升级,乡村道路、墙绘宣传、民宿设施、绿化景观等得到系统性优化,金融力量正助推这里实现从“环境美”到“共富美”的跨越。
农行常州分行全面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致力于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金融支持“新样板”。该行以“乡村人居环境贷”专属产品为抓手,聚焦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支持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与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生态河道建设等公益性工程,并结合乡镇特色产业升级等经营性项目,创新打造“公益+经营”综合平衡融资模式。
颗粒归仓,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行常州分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全力保障农业生产资金需求,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立足“三农”主责主业,农行常州分行依托“农户信息建档+全线上化办贷”模式,着力打造惠农拳头产品“惠农e贷”,让一线农民实现手机申贷、自动授信、随借随还。早在秋收前,该行就组织网点人员深入武进区、金坛区、溧阳市等农业重点村镇,开展整村推进活动,精准对接农户资金需求。截至9月末,已通过“惠农e贷”为18户秋收秋种农户发放贷款1415万元。
该行与本地农机龙头企业常发农装的合作成效显著。针对农机销售季节性强、资金占用大的特点,双方合作推出低首付、低利率的农机购机贷款。自2025年6月落地以来,已累计发放贷款超3000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户购机压力。同时,通过供应链金融产品“订单e贷”,为常发农机近千家经销商提供低息贷款,解决了经销商备货资金需求。这一创新模式带动常发拖拉机终端销量同比增长20%以上,实现了金融支持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农行常州分行将继续深化与农业企业合作,推出专属农机贷款、融资租赁等服务,建立银企信息共享机制,形成“金融活水浇灌产业沃土,智能装备赋能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续注入金融动能。
金融执笔,绘就龙城振兴新篇。从支持特色产业壮大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保障粮食安全到促进农民增收,农行常州分行始终与“三农”事业同频共振、同向而行,通过强化“金融+数智”双轮驱动,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的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不断创新产品、优化服务、延伸链条,持续增强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
农行常州分行将遵循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引的方向,一如既往地扎根乡土、服务乡民,用金融之笔描绘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积极投身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谱写新时代鱼米之乡新篇章贡献坚实的农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