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今年是静安区民事行政案件评查机制运行十周年。近日,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政法委联合静安区检察院、静安区法学会举办党委政法委监督与检察监督的融合路径与机制创新研讨会,探索监督融合路径。
2015年以来,经静安区委政法委统筹协调,在静安区人民法院协同支持下,静安区检察院聚焦民生重点,推动建立“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检察院法律监督”联动机制,构建“自查自纠+集中评查+联席会议+监督反馈”工作闭环。围绕立案登记制、执行案款清理、民事行政非诉执行及“回头看”等主题,开展民事行政诉讼案件专项评查,实现“个案监督”向“类案监督”、“事后监督”向“过程监管”、“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转变。同时,区检察院拓宽案件评查类型,从立案监督延伸至执行领域,形成全流程监督格局。该联动机制不仅为民事行政案件评查提供了制度支撑,也为深化监督职能融入区域治理大局、精准对接权益保障、助推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合力打造办案规范化奠定基础。
十年来,静安区检察院聚焦重点人群,积极构建权益保障的新模式。如,出台服务保障“银发经济”检察方案、涉老检察融合履职工作规定等,成立全市首家检察院驻工会支持起诉工作室等。同时,聚焦重点环节,打造规范司法的新范本。常态化开展“立案登记”专项评查,定期组织“回头看”行动,持续巩固评查成效,同时凝聚法检协作合力,畅通支持起诉等救济渠道,推动从根本解决问题。聚焦矛盾纠纷高发领域,依托公开听证等方式深化释法说理,推动矛盾在基层化解、争端在前端解决,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此外,聚焦重点领域,共绘协同治理的新蓝图。办理的全市首例外汇领域反向衔接案,为相关案件办理积累实践经验。依托全市首家“四联”检察服务工作站,举行检察开放日等,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
市政协委员王海涛表示,静安区检察院连续十年对民事行政诉讼案件开展专项评查活动,监督效能显著提升。建议进一步打破公检法司及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深化公共数据研究运用能级,探索外部数据统一平台介入,提高数据信息提取、数据逻辑沉淀、数据模型建设水平,助力不断拓宽监督范围。
静安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选宋杰建议,建立清晰明确的监督清单,进一步健全监督体系,压实监督责任,确保各类监督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切实提升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原标题:《这个机制运行十周年,推动“个案监督”向“类案监督”转变》
栏目主编:王嘉旖 文字编辑:占悦
来源:作者:文汇报 单颖文 通讯员 苏双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