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会打造教职工社会实践“金字”品牌


(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本报讯(记者 任洁 通讯员 潘静 雪竹)来到河南省固始、新县、大别山重温校史中的党史,深挖红色育人资源;走进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内蒙古多伦县,通过植树活动了解当地30年来的巨大变化;赴河南南水北调工程渠首饮水思源,感受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造福百姓的壮举……近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高校工会的“大学校”作用,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教职工社会实践体系。

几年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会在总结党建先进校评估指标体系时发现,部分教职工存在对党史知识和工运理论理解不够深入等问题。该校工会以此为契机,把发挥工会教育职能放在突出位置,将思政元素融入教职工社会实践活动中,筑牢教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根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校党委高度重视教职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构建了“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学院参与”的工作机制,由校领导牵头挂帅,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国内合作办公室以及校工会等多个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确保社会实践规划科学、推进有序。

教职工社会实践作为工作重点纳入该校工会年度计划,并将参与度作为分工会考核的重要指标。在确定活动参与名单时,该校工会优先考虑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职工。工会经审委在“职工教育经费”中专门设立社会实践专项,为实践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同时,该校工会根据当前国家建设与发展中的热点、学校特色以及教职工需求精心规划,聚焦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等主题,设置了多种实践形式和内容,提供丰富而深刻的实践体验,引导教职工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促进深度合作与交流。教职工在实践中真正受到“大思政”教育洗礼,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将鲜活的一线经验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宝贵素材,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几年实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社会实践项目受到教职工的广泛好评,为高校服务社会、推动教育与社会深度融合提供了鲜活范本。连续两次参加社会实践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教师邵佳妮感慨,到塞罕坝机械农场、多伦县和南水北调干部学校的调研经历,让自己受益良多,为教师向新一代青年学子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行走”的鲜活教材。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