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秋粮丰收有“密码”


崇信:秋粮丰收有“密码”

每日甘肃网10月30日讯 据平凉日报崇信报道(记者朱双双)崇信县以“早谋划、强服务、重实效”为主线,通过夯实农机基础、优化服务保障、强化技术推广、科学应对天气等系列举措,全面激活农机化生产动能,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三秋”生产启动前,崇信县对全县农机装备进行全面摸底,建立“机具台账”动态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全县拖拉机2038台、联合收割机284台,其中玉米收割机158台,烘干机12台,烘干能力达110吨,以及各类农业机械7305台,农机总动力达8.19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8.87%,为“三秋”生产提供了坚实的装备保障。

  为确保农机“拉得出、用得上”,该县农机中心技术人员深入6个乡镇83个行政村,开展“一对一”检修保养服务,重点对发动机、传动系统、收割部件等关键部位进行调试维护。目前,已完成7000余台套农机检修,检修合格率达98%以上。

  “一个电话,服务上门。”这是崇信县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的真实写照。针对农户在“三秋”中遇到的政策咨询、补贴申领、故障维修等需求,县农机中心整合政策法规、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资源,推行“一站式”服务,实现补贴申请“即验即办”、故障维修“2小时响应”。

  同时,组建7支由200余名专业人员组成的农机应急服务队伍,联合12家农机合作社、8个烘干收储网点建立“机具调配-作业服务-烘干仓储”联动机制。通过热线受理政策咨询25人次,现场核验农机具80余台套,协调跨乡镇农机互助作业23次,保障农机作业“不停歇、不断档”。

  “机械作业减损率控制在2%以内,就是增产。”在崇信县玉米种植基地的培训现场,县农机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建军正在向农机手讲解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为降低机收损耗,县农机中心编制《玉米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开展“理论+实操”培训2期,覆盖农机手300余人次,发放技术手册1万余份。

  针对近期持续降雨导致部分地块泥泞湿滑的情况,崇信县还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调配56台履带式收割机、32台防滑轮式拖拉机投入抢收,并优化作业路线,优先对成熟地块、低洼易涝区进行收割。

  “这片地积水退去后,我们第一时间用履带收割机抢收,比轮式机作业效率提高30%。”在锦屏镇姚洼村,锦屏镇副镇长保胜利指着正在作业的机械说,已协调烘干企业24小时开机,对抢收的玉米进行及时烘干。目前全县烘干设备累计处理湿粮800余吨,有效避免霉变损失。

责任编辑:樊醒民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