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静)“钱袋子”鼓起来,老百姓的幸福才越发直观可感!据国家统计局西宁调查队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西宁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677元,同比增长4.3%。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064元,同比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25元,同比增长6.2%,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乡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45∶1下降至2.39∶1。
工资性收入平稳增长,经营净收入增速提升,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这背后展现出的是我市不断增进的民生福祉。今年以来,西宁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民生保障有力,消费市场活力凸显,就业形势向好,经济运行平稳,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持续提升。
工资性收入仍为主引擎
从收入来源看,西宁全体居民四大项收入呈现全面增长态势。前三季度,西宁市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7667元,同比增长4.2%,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的61.6%,拉动全体收入增长2.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61.0%。分城乡看,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增长4.0%、5.8%。
前三季度,我市整体就业形势向好为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截至9月底,西宁城镇新增就业3.1万人,为城镇居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政府通过建设零工驿站、增设技能培训班等方式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截至9月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6万人次,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率高出城镇1.8个百分点。
经营净收入增速亮眼
据国家统计局西宁调查队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西宁市全体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3072元,同比增长5.9%,占收入比重的10.7%,拉动收入增长0.6个百分点,贡献率14.6%。
前三季度,西宁市出台了《西宁市消费恢复提振行动若干措施》等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以旧换新”促销活动效果明显。截至9月8日,西宁市消费品以旧换新申请人数已达59.3万人,申请补贴资金10.3亿元,撬动消费115.1亿元。同时,通过举办青超联赛、明星演唱会、全程马拉松等热门活动,持续打造“雪豹之都”品牌,消费热度逐步升温。旅游旺季期间,在西宁“豹街”、下南关街等商业特色街区的带动下,文旅、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复苏加速,释放消费市场新活力,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6亿元,同比增长4.1%。
转移净收入稳步增长
前三季度,西宁市全体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为6709元,同比增长4.1%,占收入比重的23.4%,拉动收入增长1.0个百分点。今年,省民政厅、省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青海省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建立了全省城乡低保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市民政局、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提高2025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保障标准和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的通知》,从2025年4月1日起提高西宁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加大对低收入、困难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东西部对口帮扶协作机制的加强也有效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成效显著,家庭外出从业人员寄带回收入上涨8.7%。此外,前三季度,西宁市全体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为1229元,同比增长1.7%,占收入比重的4.3%,呈现小幅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