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作为我国西北边陲的广袤大地,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其边境线漫长,与多国接壤,农村地区地广人稀,通信弱覆盖区域大量集中于偏远农村及边境地带。在部分边境区域,常年冰雪覆盖,海拔高达5200米,最低气温能降至-40℃,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如同横亘在信息通信发展道路上的“巨石”,给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超乎想象的挑战。
为适应新疆各族人民对通信服务的期待和需求,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新疆信息通信业切实履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责任,长期致力于农村及偏远地区的通信网络建设,2015年电信普遍服务项目扬帆起航,进一步弥合了城乡“数字鸿沟”。十年间,新疆通信人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书写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篇章——他们爬高山、进荒漠,从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达里雅布依村到最偏远的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喀喇昆仑高原,用脚步丈量戈壁荒原,用双手架设一条条光缆、建造一座座铁塔。正是这份坚守与付出,弥合了城乡与边境的“数字鸿沟”,把一个个曾经封闭的村落带入信息社会,将宽带网络像阳光一样洒向每一个人,全力推动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
十年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大力支持下,新疆通信管理局充分发挥统筹引领作用,带领新疆信息通信业攻坚克难,稳步推进11批次电信普遍服务项目,获批中央补助资金32.8亿元,各电信企业配套投入84.1亿元,累计投资116.9亿元。通过电信普遍服务第1至3批光纤项目,新疆将发展的目光聚焦到农村地区,在新疆信息通信业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村村通宽带”。
从天山脚下的小村庄,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聚落,光纤网络如同一根根“信息纽带”,将这些曾经偏远的区域与外界紧密相连——通信网络畅通带动了贫困村脱贫增收,村民通过一部电脑就能方便地从网上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等,城市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也加快向乡村延伸。通过第4至11批电信普遍服务项目,获批4G基站5260个、5G基站1028个。这些基站的建成,如同在新疆大地上竖起的一座座“信息灯塔”,为广大农村及边境地区带来了通信之光。在帕米尔高原上的牧民定居点,孩子们通过4G网络跟着城里老师上网课,对知识的渴望在这一刻得到了满足;在阿勒泰的边境牧场,牧民用5G信号实时查看牲畜定位,再也不用冒着风雪四处寻牧。
如今,全疆行政村及兵团连队宽带网络已实现全面覆盖,农村和边境偏远地区通信网络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成功迈上了新台阶。曾经困扰村民的网络难题已成为历史,乡村振兴的步伐因网络的助力而越发坚实有力。
七十载栉风沐雨,新疆从戈壁荒滩到繁华城镇,从闭塞落后到开放繁荣;十年砥砺前行,电信普遍服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用数字网络编织起边疆发展的新图景。此刻,全疆6335个行政村及兵团连队的光纤网络、1840座边境基站的满格信号、千万群众手中流畅的5G通信,都是新疆信息通信业献给自治区成立70周年最厚重的礼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疆信息通信业将持续巩固和拓展电信普遍服务成果,进一步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让信息通信的“春风”吹遍新疆的每一寸土地,为自治区的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行业力量,以更优异的通信答卷向自治区70周年华诞献礼,为新疆的美好明天续写新的辉煌。 (范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