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丁梅 记者 蔡美萍)10月23日,长三角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交流会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会议围绕区域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一体化发展展开深入研讨,并签署《关于推进长三角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领域一体化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长三角特种设备安全协同治理迈入新阶段。
《意见》紧扣市场监管总局相关部署及《长三角市场监管部门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要求,明确从5个方面10项具体举措上推进区域协同。一是监管一体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行业自律要求,由长三角三省一市轮值牵头协调工作,对缺项漏项、虚假报告等问题实施联合惩戒。二是标准协同化,在厂内专用机动车辆、长输管道等典型领域建立检验检测技术联盟,统一风险评估、检验流程等规范,提升检验结果一致性。三是数据互通化,在重点设备和检验领域建立异地数据互认机制,整合三省一市检验机构资质、结论等信息,实现共享便利化。四是能力规范化,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定期开展质量培训和比对评价,支持跨区域技术协作与创新,探索科研项目联合申请与成果共享。五是保障协作化,建立应急保障联动机制,联通应急指挥中心、共享救援资源,组织跨区域应急演练,同时完善事故调查协作机制和检验能力互补机制,确保安全监管无死角。
根据规划,到2026年,长三角地区要建立健全一体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形成协调机构统一管理机制,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检验检测质量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应急联动能力增强的良好格局,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长三角样本”。
会议前期,江苏省特检院牵头组织开展了三省一市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能力比对活动。交流会上,三省一市市场监管局分管领导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主要负责人分享了协同治理经验。此次会议由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作为轮值方组织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