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共绘新图景 跨界携手话研学


    与会嘉宾探讨如何让研学更有价值。

    ▶200余位嘉宾欢聚一堂,探讨融媒体时代下研学产业发展新路径。     (本版图片均为活动主办方提供)    ▶200余位嘉宾欢聚一堂,探讨融媒体时代下研学产业发展新路径。    (本版图片均为活动主办方提供)

  ■本报记者佟镝 陈书钦 赵敏

  如何为广大青少年成长铺就一条更有价值的研学之路?10月23日,在“融媒赋能·青芒启航”2025研学产业新生态创新发展大会上,来自教育、文旅等领域的2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融媒体时代下研学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生态,为研学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活动现场上,大家围绕“如何避免研学课程同质化”“如何让研学成果被看见、被认可,让教育影响更深远?”等问题进行探讨。南宁市融媒体中心与各研学基地的深入合作,为学校、家长们呈现了“完美答案”。如南宁市融媒体中心与壮小安应急安全科教中心联合开设的“安全研学”课堂、与龙虎山景区开设的“到龙虎山当一天山大王”研学活动,南宁市融媒体中心(以下简称南宁融媒)创新“新闻+研学”模式,一线记者全程带队,指导孩子观察、记录、写作,优秀习作在《南宁晚报》刊发,让研学成果“跃然纸上”。

  南宁市第十七中学党建办主任 邹禹

  这次活动给她最珍贵的启示是:研学是一座桥,一端连着学校的课堂,一端连着社会的大课堂。而“媒体+教育+文旅”的融合,为这座桥铺上了更坚实的砖石,让它能承载起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量,也让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有了更广阔的资源库与创新灵感。期待未来能与南宁融媒的研学项目深度合作,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媒体的记录中、在文旅的场景里,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悟”的教育理想。

  壮小安应急安全科教中心副总经理 梁宇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让课程真正吸引孩子、赋能成长?壮小安应急安全科教中心给出了“聚焦定位,放大主题”的答案。

  作为以安全科普为核心的研学基地,中心围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核心场景,创新推出“安全+AI”“安全+无人机”“安全+文旅”等“安全+”研学生态,通过场景化教学和跨学科实践,让安全知识既专业又鲜活。“我们不只是教孩子遇到危险怎么办,更通过AI模拟逃生、无人机搜救演练等形式,培养他们的应急思维和实践能力。”

  广西九洲得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黄海婴

  龙虎山景区依托自然禀赋,走出一条“自然为课堂,科普育成长”的特色之路。作为广西首个“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景区利用3000多只野生猕猴、喀斯特地貌等独特资源,打造“猕猴行为观察”“中草药辨识”“喀斯特地貌研究”三大核心板块,适配不同学段学生需求。参与研学的孩子在和猕猴零距离互动中学习动物保护知识,在制作药用香囊中感受传统文化,这种沉浸式体验是课本无法替代的。

  南宁市北湖北路学校副校长 吴少宁

  “研学不能只停留在‘看’和‘玩’,必须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探究、带着任务去实践。”今年5月17日、18日两天,由南宁融媒精心策划、学校与南宁融媒深度合作的一次研学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南宁市北湖北路学校80多名师生把课堂搬进了百色的大山里——乐业县百坭村、凌云县浩坤湖。这趟“追寻楷模足迹,传承时代精神”的原创研学路线,学生通过参观黄文秀纪念馆、研读“带泥点的日志”,完成“楷模精神如何影响当代青年”的探究任务;在浩坤湖猪笼洞,通过攀爬先辈出山的栈道,体会“奋斗精神”的深刻内涵。

  南宁融媒教育事业专班总监、南宁融媒青芒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黄春燕

  为满足师生对“更有价值研学”的品质需求,公司通过此次活动搭建起连接政府、学校、基地的中立平台。下一步,公司还将成立“南宁市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联盟”,打造“邕小萌”城市研学形象、“寻邕印记”国情文化研学、“追寻楷模足迹”红色研学等IP,通过南宁广播电视台、《南宁日报》、《南宁晚报》、南宁云App、南宁融媒各平台(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渠道,将研学IP和服务模式输出至东盟国家,打造跨境研学品牌。

  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三实验小学德育副主任 覃小营

  期待以“融媒赋能”为契机,推动研学产业与学校德育、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发出更多安全优质、贴合本土的研学课程。

  一方面,能让学生的研学成果被看见、被认可,极大激发他们参与实践的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南宁微教育”视频号等平台,把稻田收割、非遗研学的过程拍成短片,让“珍惜粮食”“传承文化”这些德育目标更具象可感,还能联动家长和社会形成育人合力,放大教育辐射力。这种影像化记录,让实践育人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教育集团山语城校区家委代表 刘慧君

  研学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更不是“旅游式打卡”,而是要让孩子在行走中思考、在实践中成长。希望孩子研学回来除了听到说“玩得开心”,还希望能听到孩子的收获,所以希望研学的安排设置除了简单的观看拍照,还希望有一些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环节,研学的内容能链接课本,更能超越课本,期待“融媒赋能+品牌传播”真正滋养孩子成长。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