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苏晓梅)普通食品包装成“神药”,涉老“健康讲座”虚假宣传……一些企业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的心理进行虚假宣传,在牟取暴利的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委了解到,今年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消费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性突出问题,在虚假宣传、食品安全、商标侵权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并结合2025年全国“敬老月”活动公布部分典型案件。
市市场监管委在对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对外发布涉及老年人疾病治疗、预防功能的宣传内容,涉嫌发布虚假广告。经查,该公司通过自行注册的微信公众号开通微信网上商城,对上架销售的麒麟菜十六肽、谷物营养粉两款产品发布的广告中含有“麒麟菜十六肽……功能味咸性平,消痰如神,能化一切痰结痞积痔毒,抑制肺纤维化、抑制癌细胞转移……;谷物营养粉……祛湿健脾、精准减脂、改善睡眠质量、调节肠道功能紊乱、降三高”等内容。事实上,麒麟菜十六肽和谷物营养粉均为普通食品,该公司无法提供上述广告内容真实性依据,构成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市市场监管委责令该公司停止发布虚假广告,并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河西区市场监管局在开展涉老消费领域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某食品百货店通过组织“健康讲座”形式向老年人推销“水解胶原蛋白肽”固体饮料。执法人员现场查获当事人使用的宣传幻灯片中含有“延缓脑神经衰退、预防心脏病、调节血脂血压”等明确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虚假宣传内容。经查,该产品仅为普通食品,不具备所宣称的保健功效,构成虚假宣传行为。河西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河西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上级交办线索,反映辖区某小吃店销售的驴肉火烧中疑似含有马源性成分、未检出驴源性成分。经查,当事人为降低经营成本,在制作驴肉火烧、驴肉水饺等菜品时,故意在驴肉中掺入价格较低的马肉进行销售。鉴于涉案金额较大、情节严重并涉嫌犯罪,河西区市场监管局将本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置。
此次公布的案件还包括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某养生保健服务店虚假宣传案、红桥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某百货商行销售侵犯驰名商标专用权日用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