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进出解纠纷 平安建设再提质


(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王皓

  日前,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金河镇综治中心接到该镇胜利社区信访代办点上报的一条纠纷线索:居民杨某反映邻居在自家后院搭建后门,并堆积大量烧柴,导致小区消防通道堵塞。双方多次沟通无果,使邻里关系“剑拔弩张”。

  接到线索后,金河镇综治中心迅速启动“综治统筹+社区联动”工作机制,组建专项调解小组,开展问题核查与矛盾化解工作。在“依法依规、情理兼顾”工作原则下,经过多次耐心沟通与疏导,制定了双方均认可的调解方案。邻居承诺如期完成烧柴清理与后门区域规整,恢复消防通道畅通。

  “综治中心真是办实事、解难题!”当时在场的居民们纷纷点赞。

  自开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以来,呼伦贝尔市稳步推进,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全力将综治中心打造为基层治理“主阵地”、社情民意“汇集地”和群众解忧“终点站”。

  呼伦贝尔市以夯实基层基础为主线,坚持党政主导、部门配合,制发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市、旗(市、区)两级综治中心推进“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等相关要求,加强整体规划和保障力度。按照“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发挥作用”的建设思路,市、旗(市、区)两级综治中心合理配置工作人员,明确岗位职责;苏木乡镇(街道)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司法所等场所,推行“两所一庭一中心”联动,科学设置、重点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嘎查村(社区)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推动形成党小组+网格员+单元(联户)长的“铁三角”基层微治理体系。以综治中心为依托,整合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资源,实施诉调、访调、警调对接联动机制。目前已建成市级综治中心1个、旗(市、区)级综治中心14个、苏木乡镇(街道)级综治中心140个。

  如何真正实现各部门综合联动、治在一线?呼伦贝尔市在实践中找到答案。

  该市优化政法单位、信访等常驻部门职责任务,明确入驻事项清单,进一步强化业务协同。呼伦贝尔市委政法委与森工集团联合印发地林党建一体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接实施方案,推进森工集团下属18个子公司信访部门人员常驻涉林苏木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呼伦贝尔市委政法委加强与组织、社会工作等部门联动配合,进行定期会商。各相关职能部门在条块职责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凝聚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建立起单元(联户)长职责事项、服务管理等工作机制,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有效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米”。目前,该市已划分微网格38780个,选出单元(联户)长38984名。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全面宣传推广各级综治中心功能定位、职能职责,让“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成为群众首选。

  一门进出解纠纷,平安建设再提质。呼伦贝尔市正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牵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整体跃升,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呼伦贝尔。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