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银龄行动”教育志愿服务队成员曹文碧(右)教授孩子“点米成画”技艺。 本报记者宾艺苑 摄本报讯(记者宾艺苑)10月25日,“情暖敬老月 共建友好城”——南宁市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暖桑榆行动在西乡塘区启动。此次行动由中共南宁市委员会社会工作部牵头,联合南宁市民政局、南宁市老龄办、南宁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院共同主办。
行动特别设置了银龄志愿服务团队授旗活动,为来自南宁市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的7支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授旗,标志着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年人被纳入组织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体系,让银发力量在志愿服务中绽放光彩。
在西乡塘区西乡塘街道大学东社区举办的“银龄课堂”上,我市获评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的郭慧仁、王家玲、吴应兵分享了自己的志愿服务故事,并与大家热烈讨论,为进一步探索为老志愿服务、银龄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活动还开设了志愿服务市集,设置助老志愿服务、银龄志愿服务、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实践、高校志愿服务四大主题区域。在助老志愿服务区,老人们有序排队体验智能健康检测设备,“一键呼叫”装置、防走失手环等科技产品吸引了众多关注。在银龄志愿服务区,7支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分别展示了银龄志愿服务成效,精神矍铄的老年志愿者耐心为居民提供理发、缝纫、政策咨询等服务。在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实践区的展台前,社工们通过图文、案例生动展示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建设等专业化助老服务与志愿服务力量有机结合,精准满足老年群体的多元需求。在高校志愿服务区,来自南宁师范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等高校的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中医理疗等服务,展现校社联动、学以致用的丰硕成果。
“我们虽然已经退休,但经验和热情还在,还能继续为社会发光发热!”南宁市“银龄行动”教育志愿服务队成员曹文碧道出了众多银龄志愿者的心声。
“前辈们的智慧与坚韧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青年一代将以专业和热情,接过爱老助老的接力棒,为社会贡献更多青春力量。”今年刚大学毕业的西乡塘区“老友志愿红”志愿服务队成员农凯翔表示。
南宁市德善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韦斌介绍:“我们的角色是‘赋能者’和‘链接者’。一方面挖掘老年人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从‘被服务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另一方面,科学评估志愿服务需求,有效培训和管理志愿者,确保服务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