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300100.SZ)通过线上交流方式接待了特定对象调研及电话会议,包括国盛证券、华鑫汽车、中金汽车、嘉合基金、平安基金等在内的48家机构参与。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子盛、副总经理兼动力总成事业部总经理钱雪明、财务总监武淮颖、董秘朱黎明及投关总监刘贺然就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丝杠业务进展、产能规划、技术优势等核心议题与机构进行了深入交流。
投资者活动基本信息
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及电话会议,召开时间为2025年10月26日20:00-20:45,地点为线上交流。参与机构涵盖券商、基金、投资公司等多个领域,包括国盛证券、华鑫汽车、华创电新、中金汽车、嘉合基金、平安基金、创金合信、金鹰基金、红土创新基金、青骊投资、中欧基金、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48家机构。公司接待人员包括常务副总经理张子盛、副总经理兼动力总成事业部总经理钱雪明、财务总监武淮颖、董秘朱黎明及投关总监刘贺然。
前三季度业绩:营收利润双增 扣非净利增速亮眼
双林股份在调研中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5亿元,同比增长19.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亿元,同比增长9.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57%,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机器人丝杠业务:客户拓展与产能规划双推进
作为本次调研的核心议题,公司机器人丝杠业务进展备受关注,在客户拓展、产能建设、技术突破等方面均披露了重要信息。
客户拓展:国内头部新势力合作深化 海外头部企业订单落地
在客户拓展方面,公司已与国内两家头部新势力车企达成合作,为其人形机器人项目开发直线关节模组,目前已完成多轮送样及小批量交付,客户装机效果反馈良好。同时,公司正与多家国内机器人厂家及灵巧手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和样件交付。
海外市场方面,公司与一家国外丝杠头部企业的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2025年8月,公司成功获取该企业滚柱丝杠与滚珠丝杠小批量订单,且已按计划完成交付,成为国内少数获得其订单的企业之一。双方还就整车上部分零部件合作持续对接,该国外企业已对双林股份开展多轮验厂,合作正向战略层面推进。
产能规划:三大产品产能清晰 年内将建成10万套滚柱丝杠产线
公司披露了机器人丝杠相关产品的详细产能规划:
技术与成本优势:自制磨床设备提升效率 定价低于国际水平
技术方面,公司子公司科之鑫研发的新一代磨床设备将于2025年11月进入量产阶段,加工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螺母的磨削效率可达30分钟/件,加工精度满足C3级以上要求,设备将优先用于公司自身产能扩张。科之鑫第二代机床(涵盖内螺纹、外螺纹机型)也将于2025年底推出,搭载大理石床身主动恒温系统、高性能直线电机等核心配置,内螺纹磨削无需预车螺纹槽,30分钟内即可完成加工,最高精度达C0级。
成本优势方面,公司通过收购科之鑫实现关键磨床设备自产,大幅降低丝杠生产成本,商务报价具备强竞争力。公司明确目标是打破进口垄断,产品定价将远低于当前国际市场水平,以快速获取市场份额。
其他重要议题:H股发行待批 四季度排产有望环比增长
关于H股发行进展,公司已于2025年9月24日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申请,尚需获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的最终批准或核准,本次发行旨在提升资本实力、推进国际化战略及扩充产能。
四季度汽车主业排产方面,公司表示具备环比三季度增长的潜力。多个新项目将在下半年及后续贡献产值,如电动头枕执行器配套小鹏与零跑新车型,EHB车用滚珠丝杠预计2025年底量产,泰国工厂轮毂轴承产线已实现本地化生产并为国内新能源头部车企配套。
此外,公司轮毂轴承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9.78亿元,同比增长6%,毛利率19.9%;泰国工厂5条高端轮毂轴承生产线均实现本地化生产,全系产品获美国海关原产地认证,预计四季度实现对本地两家新能源车企的供应。
双林股份表示,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增加主要因布局机器人丝杠等新业务,结合四季度排产情况,对达成全年净利润目标具备充足信心。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