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董容语
千里奔赴一座城,究竟是为了什么?今年,来贵阳旅行的人有了更多理由:年初,为了“一块屏”、一份精美非遗文创伴手礼;盛夏,为了“一杯咖啡”、“一杯精酿啤酒”、一场“非去不可”的演唱会或体育赛事、一个夏天的避暑旅居……
今年以来,贵阳贵安以“全年无休”的节奏开启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让特色文旅IP场景持续破圈,加速推动“爽爽贵阳”从曾经的“避暑天堂”变为“四季文旅”特色IP。“畅游‘多彩贵州’,首站‘爽爽贵阳’”的文旅定位在2025年得到充分印证。
1至8月,全市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9.6%,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9.8%。
文旅品牌更新 “六爽”魅力释放
城市文旅品牌的迭代升级,是贵阳贵安文旅不断“破圈”的核心密码。
2月,“一块屏”引爆贵阳文旅热度:越界影城凭借亚洲最宽的IMAX-GT巨幕影厅,仅用95天就成为全国首个票房超2000万元的影院,截至9月年度票房已超3565.4万元,累计观影人次达51.4万。
5月,世界咖啡冲煮大赛让不产一粒咖啡豆的贵阳成为“冠军咖啡之城”。
6月,3.5万跑者奔赴贵阳马拉松的山水赛道。
8月,Z纪元银河左岸音乐节三天吸引15万人次,拉动文旅消费超10亿元。
整个夏季,超27万人次游客选择在贵阳开启避暑旅居时光;国庆中秋假期,贵阳累计消费金额达113.17亿元,同比增长7.1%,消费总量和增速在全省9个市州中均居第一。
贵阳的文旅热度一直持续,全年精彩不断。这座城市究竟藏着怎样的文旅发展密码?
贵阳夏季平均气温22.3℃,这一天然优势在2025年夏天被赋予更丰富的体验内涵,吸引了一大波“候鸟式”避暑旅居客。贵阳已连续6年登上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榜单且排名均位居前列。
数据统计,今年以来,贵阳贵安已接待避暑旅居客约27.4万人次,呈现出“中老年为主、省外占比高、停留周期长”的鲜明特征。其中,50岁以上中老年客群占比达67%,成为旅居主力;省外客源占比达82.8%,主要来自重庆、湖南、四川、广东等夏季高温省份;约14.6万人次停留时间超过30天,“长周期旅居”已成主流。
气候优势更加速了特色赛事IP的成长。今年夏季,贵阳马拉松如期开跑,3.5万跑者穿梭于山水之间。相较于其他城市夏季赛事的“高温挑战”,贵阳的“适宜温度、舒适湿度、优质空气浓度”让选手们倍感惬意。这场在山水间举办的赛事,不仅展现了城市的生态之美,更通过全程直播将“爽眼”风光和沿途“爽口”美食传递给全国观众。
今年以来,贵阳贵安聚焦“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的“六爽”魅力,通过场景创新与服务升级,呈现出新品牌、新赛道、新业态、新玩法蓬勃发展态势,让“爽爽贵阳”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四精”引领新业态 解锁消费新场景
以“精品咖啡、精酿啤酒、精致餐饮、精彩非遗”为核心的“四精”城市生活,依托文旅产业化的深度赋能与跨界融合,催生出契合当下旅游需求的新业态,为市民游客的城市漫游之旅解锁更多有活力与质感的消费新场景。
“不产一粒咖啡豆却成为咖啡冠军之城”是2025年贵阳贵安的亮眼文旅现象。截至8月,贵阳贵安咖啡品类店超3000家,密度约2000人/家,跻身中国咖啡店密度最高城市;在2025世界咖啡冲煮大赛中,贵阳咖啡师夺冠,推动“贵阳咖啡”成为行业标杆。
“冠军咖啡之城”出圈后,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量近2000万人次。这一城市文旅IP的崛起,离不开一系列政策与活动的支撑:成立咖啡行业协会、挂牌咖啡产业学院、上线双语咖啡地图、启幕首届咖啡技能大赛……数据显示,贵阳咖啡消费年均增长18%,为全国增速最快的城市之一。
当夜色降临,咖啡的醇香被精酿的麦芽香取代,1200余家精酿酒吧点亮贵阳。自2013年在余家巷开业以来,贵阳本土精酿啤酒品牌TripSmith(行匠)便成为中国最早一批前店后厂自酿酒吧中的佼佼者。如今,贵州行匠酒业共有9家门店、2个酒厂。其中,位于白云区的酒厂年产能2000吨,产品销往全国200多个城市。精酿啤酒成为贵阳“爽口”魅力的重要载体。
“贵阳!两眼一睁就是吃”“贵阳美食真是太低调了”“特色美食成为贵阳旅游圈粉绝活”等话题在网络上发酵,印证美食成为贵阳城市游新引擎。周末、节假日,老牌美食地标民生路摩肩接踵,丁家脆哨、炸土豆片、蛋包糯米饭、锅巴糍粑等摊位前长队不绝;新晋网红青云市集则汇集但家香酥鸭、花溪牛肉粉、蒋家肠旺面等美食。近年来,贵阳陆续打造了青云路、曹状元街、太平路等兼具文化味与烟火气的街区,让游客在多元化消费场景中品尝美食的同时,深入感受人文气息和文化魅力。
精美非遗同步发力。在2025年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中,反排木鼓舞、竹竿互动舞、苗绣走秀等非遗项目在2.3公里巡游道路上动态展示。自今年7月开放以来,位于青云市集的贵州工艺美术馆集中展示2000件贵州特色非遗工艺品及国家级大师佳作,不仅吸引超3万人次游客到访,更实现15万元文创新品销售,让“逛市集”与“赏非遗”结合,成为贵阳文旅消费的新增长点。
“四精”业态的繁荣,让贵阳贵安的文旅消费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沉浸”。
“爱乐之城”声动全国 音乐IP激活发展动能
贵阳“爱乐之城”的城市名片在2025年愈发闪亮。贵阳交响乐团的专业演绎、路边音乐会的全民狂欢、现象级演艺活动的持续引爆,共同勾勒出城市的音乐图景,成为吸引游客的文旅IP。
作为中国唯一一支由民营企业出资组建、管理和运营的交响乐团,成立16年以来,贵阳交响乐团一直致力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5月,贵阳交响乐团第二次应邀赴上海参加“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10月,贵阳交响乐团第四次亮相金钟奖舞台,让“黔地之音”跻身全国一流行列。
8月15日,贵阳路边音乐会在文昌阁迎来两周年生日派对,这个从街头生长起来的文化IP已成为群众文化的标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共举办路边音乐会131场,吸引现场观众近120万人次。德国驻成都领事馆等机构代表因音乐会到访贵阳,更促成3项文旅合作协议签订。
8月2日、3日、9日在观山湖公园举办的Z纪元银河左岸音乐节,吸引15万人次参与,其中70%为跨城观众,带动文旅消费超10亿元。
在观演之余,不少省外观众选择深度游览贵阳,青云市集、甲秀楼、黔灵山公园成为热门打卡点。本地商家敏锐捕捉商机,悦然时光商业综合体借助演出人流量增长20%。政府推出的“票根经济”更让福利落地,凭音乐节门票可享景区门票8折、酒店住宿立减100元等优惠,实现“看一场演出,游一座城”的良性循环。
畅游贵州首站贵阳 旅游客源地持续扩容
随着国际影响力提升和省外市场深耕,贵阳贵安成功从旅游“过境地”转变为“目的地”。
今年夏天,贵阳街头的“外国面孔”显著增多。据了解,截至8月12日,贵阳龙洞堡口岸出入境人员超3.3万人次,同比增长209%。其中,外籍出入境旅客人数同比增长五倍以上。为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贵州民航集团下属机场今年新开、加密、复航国内外航线40余条,经由贵阳口岸出入境的国际及地区航线由7条增至10余条。
上半年,贵阳文旅代表团先后赴东南亚、欧洲开展推介活动,针对国际市场的精准推介,进一步扩大了“爽爽贵阳”的品牌影响力。5月26日,贵阳在携程集团举办的Envision.2025全球大会上亮相,作为中国重要旅游城市代表,与意大利的JiliTour、土耳其的AdiosTour、德国的Coop.TRR等全球知名海外组团社共同签署旅游合作备忘录。这一举措标志着贵阳启动国际客源引客计划,旨在进一步加速入境游市场拓展。
便捷的交通网络让“首站贵阳”成为游客的选择。7月1日至8月31日暑运期间,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486.79万人次、航班3.28万架次;贵阳铁路暑运客流显著增长,三大站累计发送旅客超千万人次。
从越界影城的年初“破圈”到国庆中秋假期的消费领跑;从路边音乐会的两周年狂欢到Z纪元音乐节的10亿级拉动,今年以来,贵阳贵安用“全年无休”的精彩证明,文旅产业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未来,随着“六爽”魅力的持续释放,“爽爽贵阳”必将吸引更多八方来客,在文旅强市的道路上书写更精彩篇章。
(《“过境地”变“目的地”》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