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变“工友”,养老“智慧”加码


    长沙市芙蓉区社会福利中心为老人举办集体生日。    通讯员 供图

  “小愈,我要做艾灸。”10月24日,在长沙市芙蓉区社会福利中心,一位老人正尝试与名为“小愈”的艾灸互动。简单指令后,机器人迅速响应,根据为老人提前定制的艾灸方案做起自动智能化艾灸。

  随着科技助老产品不断更新迭代,健康监测仪、智能床垫、骨骼机器人、陪聊机器人等智慧养老产品层出不穷,并逐渐走入家庭、日间照料中心和养老院。这些集健康监测、情感陪伴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力量悄然改变着老人的生活,养老机构引入智慧养老后,正在重新定义“老有所依”。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杨昱

  机器人“上岗”,助老很实用

  长沙市芙蓉区社会福利中心(长沙协和颐养院)是一家集养老、医疗、康复、护理、餐饮、教培、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型养老服务机构,用地面积约50亩,可提供床位1850张。

  “智慧养老”是该中心的一大特色,该中心打造了“微养”智能化养老平台,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便捷化养老服务,配置先进的安全监控系统和健康护理设备,通过智能设备实现健康监测和慢病管理,并引进骨骼机器人、陪聊机器人等智能辅助产品,为老年人术后康复、精神慰藉等提供智能解决方案。

  记者发现,中心里的墙上、公共卫生间都配了扶手等适老化设施,有些入住老人的房间里也含有高科技元素,比如床上配备的智能床垫能检测到老人平日的睡眠数据,便于护理员据此来调整老人的作息,有的洗手间里还设置了跌倒感应区,如果老人发生意外,会立即触发报警,服务站的护理员收到消息后会及时前来处置。

  科技感更强烈的,还得是康复区。

  日前,中心新引进了PEMF离子波细胞仪、AI智能生物共振能量舱、艾灸机器人、石墨烯律动太空舱等智能化设备,通过中医健康理疗为入住老人提供智慧化康养服务。

  “目前,很多智能化设备还在陆续安装之中,特别是自动测量生命体征的设备,老人只需站在仪器检测区域,就能精准完成血压、血糖、心率等10余项体征测量。”长沙芙蓉区社会福利中心办公室主任雷露介绍,智慧养老是养老领域的发展趋势,养老院具备规模化、集中化采购相关设备的优势,也能更好地为入住老人提供不一样的康养体验。

  科技元素加码,为养老提质

  根据养老院的规模和需求,不少养老院都引进了机器人作为辅助,进一步提升入住老人的生活质量。

  长沙望城区养老中心会为每一位卧床老人穿戴健康监测仪,这类医疗器械造价不菲,能实时收集老人的心率、血压等数据,一旦出现异常自动预警,为健康保驾护航。而智能床垫可监测睡眠质量,帮助调整作息。该中心还通过智慧养老系统,让入住老人的子女能远程了解老人状况,通过手机即可查看健康数据、生活视频,即使不在身边也能安心。

  长沙雨花区砂子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是一家为老人提供全日托养、日间照料、居家上门、老年餐桌、教育娱乐等全方位服务的养老机构,这里专门打造了保健型高压氧舱,老人戴上耳麦式吸氧设备后,只需扫二维码就能躺在舒适的按摩椅上开启“氧疗之旅”。老人所住的每个房间都安装了具有预警功能的“毫米波雷达”,不用摄像头,不用手环等穿戴设备,就能精确感知老年人的各项指标变化,一旦发生摔倒等意外情况,能第一时间识别并监测报警。此外,床位预留了与相邻的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连通的增氧管道;中心内设监控与区级“安联网”相互连接,实现了公共区域全员全域的安全监管。

  多种服务“一键上门”,还有“养老外卖”

  科技不断更新,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也在不断完善。

  2025年敬老月期间,由长沙市民政局定制开发的“长沙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新增“养老外卖”业务,为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提供“点单即达”服务。

  据介绍,该平台由长沙市养老服务网、长沙市智慧民政小程序、长沙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组成,可提供高龄津贴申请、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补助申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资助申请、老人能力评估申请等服务,平台会主动发现并向满足补贴申请条件的老人推送服务,引导老人在线申请,并及时对养老服务申请进度进行反馈,方便申请人员实时查看、跟踪进度,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有温度的养老服务。

  老人或家属只需登录小程序,即可根据需求在线预约服务,专业护工接单后上门服务,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等六大类便民服务。

  目前,平台注册用户已达11.09万人,入驻养老服务机构超1000家,累计服务订单突破31.1万笔。

讨论

  送老人住养老院

  是不孝顺吗

  记者在采访过程发现,部分市民认为,人老了在自家养老是首选,若是失能或半失能才会送到养老院去全托,否则担心被说“不孝顺”。针对这一观点,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听听他们的看法。

  “95后”女生小米:“送老人去养老院和不孝顺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如果老人需要专业护理,而家庭远远达不到,送专业养老院才是最优解,子女要做的是常去看望陪伴。只有把老人放养老院不管不顾,才是真的不孝。”

  “80后”李女士:“‘孝顺’是个道德范畴,具体的定义只有自己心里明白。送老人去养老院,不代表不看望、不关心、不在意。现在网络上有些人戾气重,千万别轻易给他人套上道德的枷锁。”

  从事护理工作的舒女士:“我遇到过太多送老人来养老院的理由,有儿女争财产闹矛盾的,有确实很忙无暇照护的。拿我个人来讲,父母中如果有一个先走了,另一个我就带来养老院,我工作,TA养老。”

  即将退休的张先生:“希望养老院条件越来越好,监管更到位,估计很多人会主动想去的。”

  普亲养老是湖南普亲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面向失能、失智老年群体的全国连锁养老服务企业。普亲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唐文湘认为,子女若不尽赡养义务肯定不对,但不要过度责骂没有能力赡养父母的年轻人,尤其是独生子女,若真是力不从心,则需要社会福利来做补充,如增加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减轻大家的压力,这是社会养老和老年社会福利存在的要义,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