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中全会!基金公司最新解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下文称“《公报》”)的发布,让资本市场和公募行业备受鼓舞,其所传递的信号也成为基金投资的核心依据。

多个基金公司从经济增长、产业核心、投资路径等角度,深度剖析与梳理四中全会的核心内涵,挖掘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抓手与驱动引擎,紧密抓住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扩大内需、健康养老等投资布局关键词。

基金看好经济增长态势

在经济增长上,基金公司普遍认为“稳”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内涵。

长城基金认为,在五年规划中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预示着“十五五”期间可能设定更具象的预期性经济增速目标,与当前潜在增长水平相匹配。与五年前不同,本次会议专门对经济形势作出研判,并强调“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虑到提振消费、地方化债等任务已在《公报》中明确,且实现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压力不大,预计四季度政策或以渐进式宽松和落实为主。

永盈基金分析,本次会议明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延续强调“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暂未提出具体的GDP量化目标,可能会在后续规划全文中明确。预计“十五五”期间年均GDP增速需要达到、也有望达到4.8%左右,其中,2026年—2027年GDP目标可能定5%左右,2028年—2030年可能定4.5%—5%左右,我国经济实力有望持续增强。

诺安基金表示,会议对科技、内需、对外开放、民生和共同富裕、绿色发展等领域做出重要部署,全会提出,到2035年实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重申了“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预计未来十年的年均GDP增速需维持在4.5%以上。

平安基金解读认为,2035年GDP或人均GDP比2020年翻一番,这个并没有作为定量目标,但可以作为参考。参考“翻一番”来看,需要2025—2035年实际GDP年均增速不低于4.4%,“十五五”不低于4.7%。按照今年前三季度已实现5.2%的GDP增速来看,预计总体目标实现难度不大。

两大产业抓手鼓舞公募

不少基金公司认为,科技创新与扩大内需的相辅相成,将成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核心产业抓手。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认为,政策持续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与新质生产力。全会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紧密联系。部署的核心举措包括“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旨在抢占科技制高点,让创新真正成为驱动发展的引擎。

财通基金对《公报》通篇的感受是:聚焦安全,保障安全。具体而言,挖掘国内需求的消费潜力,科技进步并领先是保障安全的切实手段,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强化民生保障来稳定消费预期。宏观层面要提高配置的有效性,科技进步要引领国家安全和创造新的需求,提振消费要激发国内消费的潜力,形成良性闭环。

诺安基金关注到会议还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凸显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永盈基金认为,会议指明科技进步、发展先进制造业仍是首要任务,预计未来5年,我国将持续加强科技投入,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内需方面,需求端更前置、改善民生更积极,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叠加《公报》提到“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较“十四五”规划的“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更为积极,指向后续财政支出可能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服务消费支持等,有助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同时也打开经济增长新空间。

基金挖掘选股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还为公募基金提供丰富的投资关键词,多家基金公司判断“新需求、新供给”的逻辑,将在新科技、新消费、新模式等领域显露布局机会。

平安基金认为,《公报》提及的12项重大任务中,直接涉及经济推动的有8项,其中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至第一位顺位,同时新质生产力紧随其后,扩大内需、扩大对外开放等仍放在较前位置。这表明未来的选股布局,科技创新仍是核心,“卡脖子”技术攻关或催生高端制造、半导体等板块机会;此外,绿色转型加码,新能源、储能产业链也有望持续受益;考虑到民生保障提上日程,医疗、养老等“银发经济”值得关注。

“本次《公报》也新增了航天强国的提法,也将是后续市场重要的交易线索。”博时基金陈显顺认为,《公报》新增“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两项需在 2035 年大幅跃升的目标,而“十四五”的时候只有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这三项,这隐现出国防军工相关的投资线索。本次《公报》将对外开放的顺序有明显往前移,未来需持续关注出海领域的投资逻辑,以及“一带一路”、海南自贸港等投资机会。

服务型消费或将成为资本市场的新亮点。长城基金判断,会议提出“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将政策重点放在优化消费环境与拓展消费场景上,意图在国货“潮品”、文体旅游、银发经济等领域培育一批有活力的新消费增长点,这也预示此类投资机会将逐步显现。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分析,根据全会内容,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等未来产业将迎来重大机遇。同时,传统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相关行业,如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设备等也将快速发展。此外,服务业中的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数字创意等领域,以及与扩大内需相关的消费升级产业,如高端消费品、健康养老服务等,也有望在“十五五”时期获得良好发展。

排版:刘珺宇

校对:李凌锋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