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队杯赛场边 那些平凡又特殊的“翻分员”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0月25日下午,2025三元学生奶北京晚报百队杯青少年篮球赛U12女子组小组赛和半决赛进行。场上竞争如火如荼,场边手动比分记录牌的“负责人”也同样尽职尽责。尽管不能上场,但无论在什么“位置”上,他们都希望为团队尽自己的一份力。

李金桐翻分翻得小心翼翼

“打不上主力,就当最好的板凳球员”

李金桐并不是和平里一小的参赛队员,但严格来说,她也不是单纯的拉拉队员。和一小U12女篮有十几名正式队员,但根据规则,本次百队杯只能报名八人。李金桐作为球队成员,但未能入选。

不过,李金桐还是在周六特意来到学校,给队友们加油、帮大家热身,还担任了翻分的工作。“想尽己所能,为队伍出一份力。”尽管不用上场,但李金桐还是挺紧张,队友进球了她跟着激动,队友错失得分机会她也遗憾得直跺脚。她还生怕翻错了比分,影响场上队员的心态,因此始终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

李金桐今年上六年级,在和一小这所篮球传统校,她已经打了六年篮球。“当时觉得练体育对身体好,也能锻炼意志,就报名了。”不过,李金桐的运动天赋并不高,一度还因为水平跟不上,差点被篮球队“退回”。最初鼓励自己练篮球的妈妈也劝她放弃算了,但李金桐倔得很。“我说,打不上主力,我就要当一名最好的板凳球员。”就这样,她付出更多努力,刻苦训练,最终留在了队里。

如今,六年级的李金桐已经算是“边缘主力”了,这样的位置已经超出了她当时对自己的预期。“挺自豪的。”小姑娘腼腆地笑笑,“希望下一次比赛能报上名。”

张如祎(右一)关注场上战况

“因伤不能比赛,队伍输球我会愧疚”

在25日下午的小组赛中,育翔小学战绩不佳,无缘出线。负责翻分的张如祎虽没有上场,却一脸自责。两周前,她在训练中手指骨折,“当时已经报名了,只能无奈错过比赛,挺遗憾的。”

由于张如祎受伤,人员本就不宽裕的育翔小学更加捉襟见肘。张如祎在场边干着急,但也没办法。眼睁睁看着球队落后,比分差距越来越大,她恨不得偷偷多翻几分。张如祎说,队伍输了球、名次不好,自己会因为没能上场有点愧疚,“觉得自己没起到啥作用,虽然我的水平也一般,上了场也不一定能改变结果,但就是觉得没承担起该承担的那份责任。”

尽管手上打得夹板,不能上场,但来到赛场的张如祎还是穿着队服、球鞋,热身时帮大家捡捡球,教练讲战术时也跑过去一起听,听完再跑回记分牌边。“既然我是团队的一份子,就不能游离在集体之外。”小姑娘说,自己是育翔女篮的一员,不能给队伍和学校丢脸。

而球队最终的失利,也令张如祎在遗憾之余,激起了更多求战欲望。今年五年级的张如祎,希望在此后的比赛中,和队友一起争取更多荣誉。“下次再加油吧。”她说,“一次比赛不能说明什么,这次上不了场,下次我们再一起努力。”

郭佳翻分时一脸严肃

“希望闺女能觉得我在和她并肩作战”

郭佳站在记分牌前,皱着眉紧盯场上战况,一边给双方翻分,一边不时冲队员大喊。“我这是吼自己闺女呢。”郭佳不好意思地笑了,从外套兜里掏出保温杯喝口水润润嗓子。原来他不是教练或球队工作人员,而是实验一小队员郭恩菡的父亲。

这不是郭佳第一次担任女儿比赛的翻分员了。“孩子们肯定都希望有机会上场,即便替补队员也一样。我觉得她们需要时刻关注场上,投入到比赛中,而翻分会分散精力,所以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而作为家长,郭佳也希望女儿感受到,爸爸也在参与自己的比赛,“希望她觉得,我们是在并肩作战。”

郭佳平时爱踢球,自己的一双儿女,男孩送上了绿茵场,女儿则练了篮球。他承认,有时候自己看孩子们的比赛会太投入,情绪有些激动,“一方面希望队伍取胜,一方面也希望自己家孩子能在团队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他自我检讨说,孩子有时打得不好,自己应该更控制住脾气,“孩子们训练很辛苦,都很不容易。”

说到练体育对孩子的益处,郭佳滔滔不绝起来。他说,女儿现在六年级,之前性格比较内向,“学校让她当队长,我觉得通过临场指挥、和队友沟通,能够锻炼她的应变、表达、领导能力和团队意识。”郭佳直言,练体育不光是为了强身健体,更是为了身心愉悦和整体人格的发展,“其实她们队参加各种比赛,输得多赢得少,但姑娘们在一次次失败中,品格都得到了锻炼。”

来源:京报体育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