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吴说)
作者:@agintender
原文链接:https://x.com/agintender/status/1976134073522565579
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读者可通过原文链接获得更多信息。如作者对转载形式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作者要求进行修改。转载仅用于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吴说观点与立场。
潮汕钱庄的核心是 “自己人的钱不外流”,实现资金的绝对内循环与价值沉淀,BNB Chain 的发展路径和培养体系也似乎正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从资产发行到交易,到杠杆都沉淀在生态里面” 是这个模式的基石。Binance 通过其宇宙 CEX 的地位,将全球,特别是亚洲的零售用户和资金吸引进来。然后,通过一系列设计,确保这些资金和用户活动最大程度地留在其控制的 BNB Chain 生态内,形成一个强大的价值闭环:
· 入口(吸储):用户通过 Binance CEX 入金,购买 BNB 参与 Launchpad/Holder airdrop/交易/出入金。
· 资产发行(价值转移):Four.Meme 等平台扮演了 “资产工厂” 的角色,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新的 Meme 币,为生态内的资金提供投机标的。
· 交易(换汇/流通):PancakeSwap 作为生态内的 “中央市场”,承接了几乎所有的交易需求,交易手续费等价值被捕获在链上。
· 杠杆(信用扩张):Aster 和 Lista DAO 等 “嫡系” 项目提供借贷服务和质押交易服务,让生态内的存量资金能够被放大,进一步推高交易活动,加速资本循环。
这个过程就像一个钱庄,吸收了存款后,不是投向外部市场,而是在内部进行放贷、投资和交易,所有产生的利润和价值都留在体系内,最终推高了整个生态(以及 $BNB) 的价值。
潮汕钱庄论述参考:https://x.com/agintender/status/1930854170988597557
一、绝对内循环与价值沉淀的三层漏斗结构
第一层:流量入口与资产发行(Four.Meme)
Four.Meme 的核心角色就是作为流量入口和资产发行的 “工厂”。
· 工业化的资产发行平台:Pump.fun 创造了 Meme 的启动平台模式,而 BNB Chain 则通过 Four.Meme 等平台将其 “工业化” 了。这意味着 BNB Chain 建立了一条高效、规模化的 “生产线”,可以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 Meme 币资产。这种持续的 “上新” 能力,是吸引投机性和寻求高回报的零售用户的关键,为整个生态系统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和关注度。
· 捕获零售用户的引擎:BNB Chain 的核心用户画像是庞大的全球零售用户,尤其是在亚洲市场。Meme 的低门槛、高波动性和社区驱动的特性,完美契合了这一用户群体的偏好。因此,扶持 Four.Meme 这样的平台,就等于掌握了吸引并转化这些用户的核心引擎。
第二层:价格公允与价值锚定(APRO)
APRO ORACLE 作为价格预言机,是整个 DeFi 体系的 “度量衡”。所有杠杆和借贷活动(如在 Lista 上进行的)都依赖于预言机提供的公允价格来计算抵押率和触发清算。如果说杠杆是 “油门”,那么价格预言机就是 “仪表盘” 和 “刹车”。通过扶持自己的预言机,Binance 确保了生态内最重要的基础数据源的可靠性和一致性,避免了依赖外部预言机可能带来的数据操纵或单点故障风险。这相当于 “钱庄” 拥有了自己专属且绝对信任的资产评估师,确保了所有抵押品估值的准确性,这是整个信贷体系稳定的基石。
第三层:核心杠杆与金融基础设施(Aster, PancakeSwap, Lista)
如果说 Four.Meme 是吸引用户进场的 “前门”,那么 Aster、PancakeSwap 和 Lista 就是承载这些用户和资金进行深度经济活动的 “核心殿堂”。
1. PancakeSwap:流动性与交易核心 作为 BNB Chain 上绝对主导的 DEX,PancakeSwap 是整个生态的流动性中心。所有通过 Four.Meme 发行的资产,最终都需要在 PancakeSwap 上进行交易和提供流动性。它不仅是交易场所,更是衡量生态活跃度的关键指标。掌控了 PancakeSwap,就等于掌控了生态内资产定价和流动性的命脉。
2. Aster Dex & Lista DAO:杠杆的直接提供者
· Aster Dex 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去中心化合约交易平台。其总锁仓价值(TVL)在短时间内飙升 570%,达到 23.4 亿美元,加上最近的激励交易活动,直接推动了 BNB Chain 活跃地址数的增长。
· Lista DAO “借贷” 是 DeFi 中最直接、最核心的杠杆工具。Lista 通过提供稳定币 lisUSD 来为生态系统提供资金支持。稳定币是 DeFi 乐高中的基础模块,是实现借贷、杠杆交易和衍生品等一切复杂金融活动的前提。
二、财富放大循环:从 $1 到 $n 的完整路径
这个循环清晰地展示了各产品之间如何协同、联动工作,将初始资本进行放大。(以循环贷为例)
第 1 步:投入
· 你带着 $1,被 Four.Meme 的新项目吸引。
· 在 PancakeSwap 上用这 $1 购买了你看好的 Meme 资产。
第 2 步:抵押
· 将手中持有的 Meme 资产(或其他如 BNB 等资产)存入 Lista DAO 或 Aster 作为抵押品。
第 3 步:估值
· APRO(价格预言机)立即对抵押品进行公允估值,并告诉 Lista/Aster 你的资产值多少钱,能借出多少资金。
第 4 步:借贷
· 基于 APRO 的估值,从 Lista DAO 成功借出了一定数量的稳定币 lisUSD(例如,价值 $0.6)。
第 5 步:再投资/放大
· 将借来的 lisUSD 稳定币,再次投入到 PancakeSwap/Aster,购买更多的同一种 Meme 资产或者开合约,或是其他看好的新资产。
· 结果:最初只用了 $1 的本金,但现在持有了价值 $1.6 的资产。你就此完成了第一次杠杆放大。(Aster 能放大更多倍)
循环 ➔ $n
· 只要抵押的资产价格上涨,可借贷额度就会增加。参与者可以重复第 2 至第 5 步,不断放大头寸,最终将最初的 $1 理论上放大至 $n(同时也放大了风险)。
这个三层结构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飞轮效应:
Four.Meme(入口) ➔ PancakeSwap/Aster(交易) ➔ Aster/Lista(加杠杆) ➔ PancakeSwap(再投资)
而 APRO ORACLE 则是贯穿始终、确保整个杠杆体系不会崩溃的 “价值基石”。通过这种精密的协同设计,BNB Chain 为零售用户打造了一台高效运转的资本放大机器。
三、Binance 为什么必须将杠杆掌握在自己手里?
Binance 将这些项目视为 “嫡系” 来培养,根本原因在于必须将生态系统的核心金融控制权——尤其是杠杆——务必掌握在自己手中。
· 风险管控与系统稳定性:“爆仓的时候容易出事” 是关键。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加速繁荣,也能在市场下行时引发连锁清算,导致系统性崩溃。通过扶持 Aster 和 Lista 这样的带杠杆属性的 “嫡系” 借贷、稳定币和合约交易项目,Binance 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态的杠杆水平和风险敞口,拥有在极端情况下进行干预和协调的能力,避免因第三方协议的崩溃而对整个 BNB Chain 造成毁灭性打击。
· 加速飞轮效应:杠杆是生态增长的 “放大器”。用户可以将持有的资产 Lista 上抵押,借出稳定币,再去 PancakeSwap 上购买新的 Meme 币或其它资产。或者再去 Aster 上开 n 倍杠杆的仓位。这个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资金效率,凭空创造了更多的购买力,从而推高了交易量、TVL 和网络活跃度。这使得的 “Binance 飞轮” 能以更快的速度旋转,让生态繁荣的景象更加显著。
· 价值闭环:通过确保资产发行、交易、借贷等核心环节都由生态内部的 “嫡系” 项目完成,Binance 可以确保绝大部分价值(如交易费、借贷利息)都沉淀在 BNB Chain 内部,最终反哺 $BNB 的价值,形成一个商业闭环。
Binance 的策略是构建一个垂直整合的金融生态系统:
用 Four.Meme 作为资产发行的引擎,不断制造吸引零售用户的 “燃料”;然后通过 PancakeSwap、Aster 和 Lista 这些核心基础设施,为这些用户和资金提供交易、沉淀和加杠杆的场所,从而最大化生态的经济活力和系统稳定性。
四、中心化的信任与 “大家长” 角色
地下钱庄不依赖外部法律,而是依赖核心人物的信誉。BNB Chain 的运作也高度依赖 Binance 这个 “大家长” 的隐性背书和强力干预。
BNB Chain 的去中心化程度一直备受诟病,其验证者节点数量少且被认为与 Binance 关系密切。然而,这种 “中心化” 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了其吸引散户的优势:
· 信誉即担保:项目方选择在 BNB Chain 上发展,用户选择在上面交易,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 “Binance” 这个品牌的信任。Binance 实验室的投资或 MVB 计划的入选,就像是钱庄老板对一个项目的 “盖章认证”,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信任成本。
· 强力干预保平安:最典型的例子是 2022 年,BNB Chain 因跨链桥被攻击而选择 “暂停全链”。从去中心化原教旨主义来看,这是不可接受的。但从 “钱庄” 的逻辑看,这是 “大家长” 在发生危机时,采取雷霆手段保护 “家族” 资产,防止挤兑和崩溃。这种做法牺牲了去中心化原则,却迎合了其散户群体对资金安全的朴素需求。
五、高效率、低门槛与特定社群服务
地下钱庄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比传统银行更快、更灵活、更懂 “自己人” 的需求。BNB Chain 的成功,也因为它精准服务于一个特定群体——对成本敏感的全球零售交易者。
· 极致的成本和速度优势:在 2020 年 DeFi summer 之时,相比以太坊高昂的 Gas 费,BNB Chain 提供了极低的交易成本和快速的确认时间。这对于 Meme/DeFi 操作这种需要高频、小额、快速进出的投机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它就像钱庄绕过了银行繁琐的流程,提供了最直接高效的服务。
· 服务特定文化社群:BNB Chain 的崛起与亚洲,特别是中文社群的参与密切相关。它成功地为中文 Meme 的爆发提供了 “完美的培养皿”,从文化共鸣(如 “币安人生” 这个 meme) 到交易习惯,都精准地迎合了这个庞大社群的需求。这正如同潮汕钱庄服务于潮汕商帮,拥有天然的文化和信任基础。
小结
将 BNB Chain 模式比作 “潮汕地下钱庄”,并非贬义,而是对其商业模式本质的洞察。它揭示了一个事实:BNB Chain 的繁荣,并非一个纯粹去中心化、自下而上涌现的有机生态,而是一个由 Binance 精心策划、高度控制、实现了资本与价值内循环的、效率极高的链上经济体。
这个模式虽然与加密世界的去中心化形态有所偏离,但它在商业上无疑是极其成功的。它以最务实的方式,满足了最广大的零售用户的核心需求:低成本、高效率、以及在一个混乱市场中对 “大家长” 的信任依赖。
人性之下,机制之上 —— 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