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10月24日至26日,第十四届长三角地区城乡规划研讨会暨首届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学术年会在浙江嘉善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以“数智赋能,协同创新:谋划国土空间规划新蓝图”为主题,聚焦国土空间治理、城乡融合发展、数字赋能、区域协同等热点议题。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罗小龙认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经历中央协调尝试、城市自发协作、省市协调体系构建、中央协调推进等阶段,如今进入国家战略引领新时期。
在这一时期,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颜文涛提出,要以数智技术推动长三角绿色低碳发展,并聚焦五大关键领域:构建区域生态格局、实施大科创战略增强经济韧性、推进大减碳战略优化城市群网络、以AI赋能产业集群降碳增效、建设一体化医疗网络提升服务韧性,系统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范式转变。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陈前虎曾到新安江流域就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深度调研,引入水质“效应值”“实测值”“目标值”概念,构建了“三值联动”分析的流域水循环“监测-诊断-防治”系统,也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与国土空间优化布局提供新思路。

青年规划师创意大赛同期举行。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8支青年规划师团队进行了主题为“长三角2049·我们AI家园”的创意大赛,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规划协同的深刻影响。
活动吸引了来自长三角地区及全国各地的规划领域专家学者、青年规划师、政府部门代表等近300人参加。
原标题:《AI赋能国土空间规划,20多年后长三角会是什么样?》
栏目主编:陈抒怡 文字编辑:巩持平
来源:作者: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