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动物园藏深山出圈:长期亏损,为何动物们却长得“白白胖胖”丨动静深度


  “票价只要20元,竟然能看狮子、老虎、棕熊、豹子和秃鹫”

  “藏得真深啊,要爬一段山路才能找到动物园,我是本地人此前都不知道”

  “这里的动物们都养得白白胖胖,看来吃得不错”

  最近,一座藏在贵州黔东南州凯里市深山里的动物园突然在短视频平台火了,网友们上千条评论中满是好奇。近日,动静记者实地进行了探访。

  在手机地图上导航“凯里动物园”,就能大致定位到目的地附近,位于凯里市华鑫高级中学背后。不过,记者发现,车子并不能直接到达动物园门口,游客需要沿着动物园红色指示牌引导爬一段约500米的泥土山路才能达到。

  在现场,记者了解到,凯里动物园的园长叫冯元勇,今年70岁,目前园区的售票、饲养、卫生、管理等各项工作都由他一人负责。据介绍,现在动物园的经营区域约3500平米,里面有老虎、狮子、狐狸、黑熊、棕熊、秃鹫、孔雀等2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还有一只会说“您好”“恭喜发财”的鹦鹉。

  冯元勇告诉记者,这个动物园是他弟弟的投资项目。2016年他退休后,从安徽老家来到贵州凯里,帮弟弟打理这家动物园,一干就是十年。

  “我以前是初中物理老师,后来做学校校长,又在教育局做物理教研工作。我们老家安徽埇桥做马戏很有名,我弟弟创业做马戏,后来又开动物园,现在皖南野生动物园也是他们家在做。”冯元勇说。

  据了解,除了凯里动物园,冯元勇的弟弟分别在贵州六盘水和都匀也经营着两家动物园。采访中,他向记者展示了动物园经营执照以及相关许可文件。

  那么为何这座动物园藏在深山里,需要爬山才能到达?

  冯元勇说,动物园所在地是以前一家游乐场的一部分。前两年游乐场关闭后,部分区域建了学校。由于动物园靠近后山,前面建设学校后,原先可以通行抵达动物园的路就没有了,逐渐地游客就越来越少。

  “游客少了可能也习惯了,我就每天在山里喂动物也没多想,有天下山拿快递,一个保安问我说,都没有正常的路,游客怎么去你动物园玩。我还回了一句,啥,还有游客吗?好长时间也没有见到游客了。”

  冯元勇告诉记者,后来他一想,的确不太便利,自己就沿着山坡修了一条泥巴山路,再插上指示牌,引导游客到达。不过,每次给动物们购买各种饲料靠走山路运输也不方便,最近他琢磨着再修一条路,方便车子能够开到距离动物园最近的地方。

  谈及动物园的经营问题,冯元勇说,20元门票是开园时候的价格,一直也没涨价。事实上,动物园属于长期亏损运营状态,特别是近两年。他说,正常情况下,平均一个月的门票收入五六千元,而所有的动物一个月食物成本开销至少也要一万多块。因此,以前聘请的两位工人都辞退了。

  “运营资金缺口一部分是我弟弟其他动物园的资金拨付一点过来,我自己的退休金有时候也贴补一部分。从动物园开业,我也不拿工资,动物园的收入和支出,我弟弟都是完全交给我,他说挣的钱紧着我花,有剩下就给他们,但是现在这个亏损情况,就没有剩下了,哈哈。都是亲兄弟,我能贴补就贴补。”冯元勇笑着说。

  在现场,记者看到,冯元勇在附近山坡的空地上种植了一些牧草,青菜、萝卜等蔬菜,作为部分动物的饲料。

  “我用动物的粪便作为肥料种地,种植出来蔬菜牧草一部分还能自给自足,自己种的东西很干净,很天然无污染,也属于循环利用。”

  既然动物园的运营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为何不选择关闭?

  “做动物园,不能用亏和不亏这概念来衡量的。我们最根本的就是养动物,所以不管园子是关闭还是怎么,动物我们是要继续好好养着的。我们这里还有国家保护动物,虐待动物是违法的。就算我人不吃,也不能饿着动物。”冯元勇说,把动物养好,再看看之后动物园的生意有没有转机,就算有一天不开了,这里的动物也可以并入弟弟的其他动物园里去。

  冯元勇还提到,动物园如果做得好,繁殖出新生代的各类动物后,这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给动物园带来增值,“我们不卖动物,但是繁殖出新的幼崽,对于开新的动物园这就会减少投入的成本。或者对于其他动物园有动物老化病死的,繁殖出的小动物可以作为补充。”

  “为什么爷爷养的动物们都那么毛皮光亮,白白胖胖”。一位网友的提问可以从老冯沉浸式养动物的日常中找到答案。

  冯元勇告诉记者,山上没有无线网,电话套餐里的流量用完就没有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闲暇时除了看看书,就是养动物。他说,“跟动物打交道很简单,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比如老虎,你饲养它,隔着笼子唤它,它会过来和你亲昵,很有成就感。”

  如今,面对网络出圈后引来的流量,这家动物园可能会迎来一波游客,大众来看的或许不仅仅只是动物,更是园长老冯在运营“拮据”的境况下,始终不曾亏待动物的坚守与温情。

记者:刘 志 肖 微

一审:王珺璐

二审:刘 志

三审:谢红娟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