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十四五”收官在望,硕果盈枝,首善之城绘就首善答卷;“十五五”序幕将启,蓝图正绘,擘画未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市正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划编制。目前,北京“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北京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与国家规划做好衔接,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

  ■科学谋新篇

  延续高质量发展向好态势

  几天前,今年前三季度北京经济成绩单出炉: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跑赢全国水平——这为“十四五”圆满收官打下坚实基础。

  回看“十四五”,首都经济坚持稳中求进、系统施策,精准有力实施逆周期调节,经济实力实现了大幅跃升。稳中求进关键在于产业有支撑——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一半;需求有动力——预计2025年市场总消费能够超过3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能够突破万亿元。

  高质量发展的向好态势如何在“十五五”延续?放眼“十五五”,北京经济发展活力胜过压力,机遇大于挑战。规划编制是布局发展,重大项目和任务的设计是“投资”未来。本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系统谋划、高位统筹,去年就设立了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科技创新、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农业农村、美丽北京等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和重大战略任务,研究审议“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市级专项规划目录等重大事项,为规划编制提供了科学指引。绘制施工图的过程中,每个领域都在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首都迈上新的台阶。

  “‘十五五’规划编制中还统筹推进各级各类规划编制,做好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各区规划间衔接,促进各级各类规划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开门编规划

  3.7万条公众建言畅谈未来

  6月起,来自全市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的市民将自己对未来的想法、建议提交给北京“十五五”规划编制组,为首都今后五年的发展贡献金点子,内容涉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发展,从民生福祉到城市治理……

  不问年龄,不问职业,不问学历——这些建言中,民生保障、城市治理、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建言合计占比超93%,建言人中企业员工、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者占比超73%,公众建言已经成为市民与政府部门积极互动、关心城市发展的平台。

  “本市坚持‘开门编规划’,精心组织‘十五五’规划公众参与活动,听取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民营企业等重点群体意见建议,广泛开展公众建言征集和问卷调查活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披露了一份数据:目前,本市已征集社会各界建言建议超3.7万条,将持续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基层经验吸收到规划编制工作中。

  ■奋进向未来

  紧紧围绕“奔现”目标绘蓝图

  “十四五”收官之际,一项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重大突破在北京实现:首款国产AI大模型操作系统“众智FlagOS”实现20多种算力芯片兼容,成为全球支持芯片种类最多的系统软件栈,拥有全球最大体量的算子库。研发“FlagOS”的智源研究院总工程师林咏华解释,“FlagOS”主打开放和兼容,为大模型提供统一、开放、高效的计算支持。这是北京人工智能创新突破的缩影。近年来,本市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全市备案的大模型达到159款,占全国近三成,持续领跑全国。

  在专家看来,“十五五”将迎来人工智能爆发的时代,“人工智能”也成为北京“十五五”发展的关键词。规划编制中,起草组负责科技创新的工作人员重点考量人工智能发展进程、北京打造“人工智能第一城”的优势、“人工智能+”等方方面面,进行多场调研并听取行业专家、重点企业的建议,为北京人工智能的创新突破和产业发展提思路、列任务、布项目。

  布局哪些未来产业、创新成果转化还需要补哪些短板、轨道交通布局如何更合理、大气污染治理如何再上一个台阶……每个领域都需要科学分析、准确把握。规划编制工作重视和坚持调查研究,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实施情况,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稳步推进规划研究起草、重大项目谋划等工作。

  相关负责人说,“十五五”时期,北京将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提振消费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内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报记者 曹政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