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济总量即将跨上10万亿大台阶!今天(10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五年来,山东坚定扛牢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聚力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从综合实力看,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7.44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9.86万亿元,占全国份额由7.19%提升至7.31%,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发展位势不断提升。具体到人均水平,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7.34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9.76万元,城乡收入比由2.33缩小至2.14,人均预期寿命从79.1岁提高到80.5岁,四年提高1.4岁。
“十四五”以来,山东提速建设胶东半岛核电、海上风电、鲁北风光储输一体化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34亿千瓦,占全部装机的53.4%、较2020年提高22.6个百分点,历史性地超过了煤电。今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将达到2100亿度以上,大体测算,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亿吨、节约标准煤6000万吨左右,目前,全省每3度用电量中就有1度为清洁能源。
在此带动下,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全省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8.5%,山东以3.9%的能耗增长支撑了6.1%的经济增长。
“十四五”以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纵深落实,去年全省万元GDP用水量比2020年降低21.3%,提前完成规划目标,黄河干流水质连续9年保持Ⅱ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提前完成国家“十四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在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连续五年优秀。
在乡村振兴方面,山东加快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粮食总产连续四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8万亿元、规上加工企业突破1.1万家,均稳居全国首位,农产品出口连续26年领跑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培育乡村振兴片区2070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如何增强经济社会内生活力?山东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对内,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开发区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尤其是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山东全面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率先在全国开展“无证明之省”建设,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以上,实现“一张网办全省事”。
这些工作让经营主体的活力更加充沛,全省52家企业上榜“中国企业500强”、71家上榜“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境内上市企业达310家、比2020年末增长33%;民营经济增加值比2020年增长34%,民营经营主体达到1440万户。
对外,山东持续拓展开放空间。“十四五”以来,开放领域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但取得的成效比预期的要好。比如,山东深入实施“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等系列活动,2024年全省进出口规模达到3.38万亿元、是2020年的1.5倍多,出口首次突破2万亿元。再比如,累计吸引236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946个项目,选择山东、创业齐鲁越来越成为共识。
“十四五”期间,山东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福祉方面,接续推出一批群众所需所盼、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
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99.4万人,通过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上岗156.8万人,重点群体就业总体保持稳定。
教育方面,山东获批全国唯一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试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数量跃居全国第一,被确定为国家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省份。
医疗服务更加便捷,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达到90%以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取得实质进展,9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让群众就近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国家级”诊疗服务。(记者 赵雅南 陈晓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