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观察丨这场国际博览会,透露版权产业新动向


  从经典荧屏动漫形象到新锐游戏角色,从非遗艺术品到“顶流”文创,更有高科技企业携最新创意成果亮相……日前在山东青岛落幕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版权产业链上的各方力量齐聚一堂,带来发展新气象。

  据最新统计,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7.44%;今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第一次跃升到了第10位。文化资源优势借版权东风,日益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走进第十届版博会现场,人们可以深深感受到:版权,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激活文化创新的一池春水。

  版权护航,传统手艺绽放新光彩——

  “这不仅仅是一张证书,更是对我们创意作品的认可和保障。”本届版博会青岛市版权保护协会专属服务区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谊长体验了一场“版权速度”——提交申请后短短半小时,便拿到了其原创非遗作品的纸质版权作品登记证书。

  “有了它,我们的作品在进行展示、传播和商业开发时,底气更足了。”高谊长说。

  越来越多的传统手艺人逐渐建立起“创作完成即应确权”的现代版权意识,从源头上为文化传承创新保驾护航。

  湖南展区,张家界织锦技艺制作成的围巾、袜子、提包等做工精湛,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

  “作品完成后及时登记了版权,最大限度保护我们的创意心血,防止盗版侵权行为。从长远来看,也是保护我们当地民间传统技艺更好地传下去。”参展商代表、张家界乖幺妹土家织锦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宋娟说。

  全国已有4个省级、18个市级和12个县级地区被列为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通过发挥当地民间文艺资源的独特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实施保护与促进政策,为全国民间文艺的繁荣发展寻求路径、树立典范。

  本届版博会公布了2025年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名单,全国又有15个县市加入这一探索。

10月16日,与会人员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观看“孔子数智大模型”的演示。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10月16日,与会人员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观看“孔子数智大模型”的演示。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版权引领,历史传承拥有新表达——

  “你好孔子,我来自贵州省,您知道贵州吗?”

  “吾知贵州,乃中国西南之要地……”

  版博会上,“孔子数智大模型”和两位苗族观众的“超时空云端对话”妙趣横生。

  展厅另一侧,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区,几位观众头戴VR装置,即刻“穿越”百年时空,“亲历”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身临其境追寻信仰初心。近百平方米的体验空间内,集中展示了红色文化版权保护与创新传播的探索成果。

  随着数字经济浪潮加速奔涌,版权产业正从“单一保护”向“多元赋能”加速转型,数智技术为版权流通和交易提供更便捷、更多元的路径。版权不再只是法律意义上的保护工具,更成为激活内容价值的重要力量。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举例说,《黑神话:悟空》将西游记的典故传说带入了电子游戏时代,经典故事与尖端技术相结合,大获成功。“版权使得创作者在坚守传统的同时有动力去寻找创新方法,将这些内容带给新的受众和新的市场。”

这是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展示的“黑神话悟空”造型(10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这是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展示的“黑神话悟空”造型(10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版权支撑,技术赋能披上新“铠甲”——

  以“数智引领未来,版权创新发展”为主题,本届版博会上,不仅有版权产业成果的展示,更描绘出版权管理的智慧前景。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创新成果的大规模应用大大降低了文化创作的技术门槛,为版权创新创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和增长空间。与此同时,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数量空前增加,版权归属的认定更加复杂,版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行业内呼唤版权保护全面变革。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在博览会上展示了版权登记“机读人审”智能化审查能力研发等多方面积极探索,版权审核登记迈入AI时代;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版权领域集成创新应用,显著提升了版权的管理和服务效能,版权保护更加精准、更加有力。

  “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打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周慧琳表示,要积极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经验,精准识别侵权行为、固定证据链条,提高版权保护和管理效率。

10月16日,与会人员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10月16日,与会人员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版权出海,中国故事走进新市场——

  版权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守护者,更是中国故事走出去的“通行证”。

  人民教育出版社今年获中国版权金奖推广运用奖,其自主开发的《最美中国系列图画书》《熊猫桐桐绘本丛书》等10余套原创童书绘本,版权输出到美国、法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陕西展区展示的“兵马俑奇妙夜”VR体验项目摘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

  本届版博会上,版权出海的新故事比比皆是。各地以版权为纽带,将优质原创内容推向世界舞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

  国际复制权组织联合会秘书长安妮塔·赫思-艾克浩特赞扬中国在版权领域发挥的作用,“本届版博会证明了这一点。”她还透露,国际复制权组织联合会目前正在开展一项亚太地区的研究,研究表明,中国是本地区出版业的主要

  通过举办国际展商交流、跨国项目对接等活动,本届版博会成为全球版权领域互联互通的桥梁,助力中国版权企业链接世界资源,更好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时至今日,版博会已走过十届,写下我国版权事业发展的生动注脚。版权,正成长为参天大树,庇护每一点灵感、每一分努力枝繁叶茂、结出硕果。

  策划:张晓松

  主编:林晖、孙闻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