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刚送完一波快递的王师傅,走进丰县孙楼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暖新驿站。他接了杯热水坐在休息区,翻了翻书架上的政策宣传册,“以前送快递想歇会儿没地方去,现在便民服务中心就有驿站,渴了能喝水、累了能歇脚、手机能充电,还能顺便了解一下社保政策,太方便了。”王师傅感慨道。近年来,丰县大力推进新就业群体凝心关爱行动,依托各类场所建设“嵌入式”暖新驿站,提供“五个一”等服务功能,还联动业务窗口,常态化为新就业群体解答社保、医保等政策,让新就业群体在落脚休憩时感知“家”的温馨,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展现更大作为,在点滴关爱中提升获得感。
强阵地,驿站建设“全覆盖”。把建好暖新驿站作为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基础支撑。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商圈市场、银行网点等公共场所单独建立或联合共建暖新驿站50个,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集临时休息、饮水充电、上网学习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让他们在奔波之余有了临时的温暖停靠。整合社工部、工会、妇联等部门资源入驻站点,常态化开展健康体检、集体过节、暖心关爱等服务活动,仅吾悦广场暖新驿站每年举办暖“新”活动就达20余场次。
优服务,暖心关爱“一张网”。在每个站点公布“微心愿”二维码,为新就业群体提出诉求搭建“发声”通道,常态化收集诉求愿望,让他们指尖一点“心愿”直达镇街。根据“心愿”类型分送办理,确保“心愿”落地有声。推行新就业群体“你的心愿、我来帮办”活动日制度,每月安排一天邀请医师、律师、心理咨询师轮流进驻站点,精准开展帮办服务,免费提供健康科普、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以“固定服务日”常态帮办,每周固定一天安排党工建指导员或镇街班子成员驻站“值日”,面对面提供政策咨询、党建指导、纾困解难等服务。
促融合,激活治理“满天星”。新就业群体工作地点灵活、覆盖面广、人数众多,是移动的“信息收集站”。组织120余名新就业群体党员建立“‘新’耀凤城”党员志愿服务队,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政策宣传等服务活动,实现从轮上“单打”到集中“共赢”的有机融合。吸收68名外卖员为兼职网格员,纳入“凤城前哨”基层治理体系,累计收集到社情民意、排查风险隐患等2400余条。开展最美“丰”采宣传活动,选树17名表现优秀的新就业群体典型进行集中宣传,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引导各部门共同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是共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唯有转变传统“管理”思维,树立现代“服务”理念,才能推动新就业群体更快融入,让城市“新市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鲍仲平 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