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落地显成效:上海健身行业投诉下降40%,累计监管资金2000余万元


(来源:上观新闻)

10月24日,记者走进位于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海尚园区的五氧健身房,墙上的“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信息对接标识”“经营者信息和相关预付式消费经营活动公示”“上海市健身健美协会健身教练全注册门店认证” 等公开信息一应俱全。随着今年3月1日《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式消费经营活动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的正式施行,经过一轮洗牌后的沪上健身行业发展得如何?记者采访了健身行业从业者、市健身健美协会相关负责人等。

据市体育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上海市单用途卡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2345”市民服务热线涉体育健身行业预付费卡投诉同比下降40%;美团交易数据显示,上海地区提供月卡或短期课团购门店已有2000余家(占与美团合作门店的88%),年同比增长85%;交易用户数近200万人,年同比增长73.6%。

“体育健身行业预付费问题治理”被纳入“2025上海市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市、区体育部门累计开展政策宣贯25场,覆盖全市16个区1610家(次)经营者;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和走访调研438次,涉及870个(次)门店;检查发现,符合“预收资金限额、限期、限次”规定的门店占比为80.2%。体育健身行业作为试点行业配合本市单用途预付卡协同监管新平台建设,实质跑通预付资金全流程监管路径,累计监管预付卡35000余张,监管资金2000余万元。

在众多合规经营的企业中,五氧健身的运营模式成为行业内的典型案例。五氧健身成立仅两年,去年4月注册,依托母公司运动健身领域经验,在沪、杭、甬布局31家门店,上海27家门店深度覆盖社区。不同于传统健身房“大而全”,其以“高性价比、效果导向、无推销”为特色,主打月卡及私教月卡,贴合社区居民需求。

五氧健身总经理陈德军告诉记者,在预付费监管上,今年5月起所有营收走监管账户,用户可通过“随申办”查资金去向。资金释放采用“60%即时+40% 按服务消耗”模式,如60次私教课需消耗30次才释放剩余资金。虽然对接监管投入大、影响短期流动性,但消费者信任度显著提升。

对路堤健身来说,凭借此前已形成的经营模式,也很快适应了新规要求。路堤健身合伙人孙健峰认为,新规并非限制行业,而是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此前该店已推行小额多次付费,新规后无需大幅调整。月卡“月月付”,年卡最长年限1年,均符合“三限”要求。私教订单金额集中在5000至10000元区间,目前私教需求较巅峰时有所下降,但基础健身需求上升。

在孙健峰看来,新规的施行有望降低企业负债压力,减少行业“爆雷”概率。而路堤健身经营模式的形成,一方面是企业主动顺应市场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消费者消费观念日趋理性的推动,是政府政策引导与消费者需求转变两方面合力作用的产物。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