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稻浪里的踏实幸福


家伶

在一个老同学的小群里,一个吃货男生突然发了奉贤李窑村的链接,一个迷恋高端游的人对乡野农村产生了兴趣,皆因照片把秋日田野“种”成了油画。

我很不以为意,对于我这个经常自驾在外“乱窜”的人来说,这样的场景几乎司空见惯。后来,我想了想,这确实是有个过程的。

5年前,听说几个开农场的妇女在田间办客厅,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我就开着车过去看。印象最深的是到家庭农场创始人黄生飞的农庄,进去的路只容一辆车的宽度,四周都是田,车开得令人胆战心惊。

作为一个一直生活在城市中心的人,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深入并了解田间,看到连片长势喜人的水稻(之前不认识水稻)旁,三三两两的鸭子不时游过,非常好奇。在主人的讲解下,知道了她得过奖的田间秘密:比如之前循环的“稻菇轮作”,水稻收割后,青菜、水芹、大球盖菇轮流种,用腐化的稻草育菇;后来的“稻菇轮作+稻鸭共生”,种好田后养鸭子,鸭子在田里吃虫、鸭粪可以当肥料……夕阳西下,鸭子摇摇摆摆跟着主人回家,一幅生动的农村画卷。

有了更多私人时间之后,我喜欢上了自驾游,基本上放弃了跟团游,逐渐把视线从主要景点,扩散到一些人少的小众景点,或者随处可见的路边美景。

在上海附近的苏浙皖自驾过程中,春秋季节,田野的芬芳有着致命的诱惑力,来自土地的气息令人舒心畅怀。记得去年国庆节跑了一次长途自驾,最远到达贵州万峰林——群峰连绵成林,纳灰河在峰林间蜿蜒,穿行在稻田之间,金黄的稻穗随风轻摇,独特的八卦田地貌与远山近水一起勾勒出神奇的田园画卷。

回程路过安徽泾县,狮子山脚下,我震惊于满眼的大片大片金黄,金灿灿、沉甸甸的稻谷在田间“弯腰”笑迎远方客人。我在想,李白在写“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这金色世界呢?

接地气的郭晶晶带着孩子挽起裤腿下田插秧,身体力行让孩子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脚踏土地,才有稳稳的支撑。很多读书人跟我之前一样,不认识农作物,“五谷不分”甚至“四体不勤”,在空调屋内谈论天下大事,确实需要去外面多走走、多看看,即便是手机时代,也需要有客观的认识。

在上海有很多自驾可到的“金色稻浪”。除了开头老同学提及的李窑村千亩稻田,和睦村的广袤稻田也如金黄地毯一般。我因住北面,去得比较多的是罗泾花红村,可以近距离打卡成熟的稻穗,想怎么拍就怎么拍,这里的千亩良田四季风光不同,春夏秋冬,各有其韵。旁边的耕织园也值得一去,稻田规模小了些,但小路串起树影和田间小白屋,适合痴痴发呆放空。再远一点,就到了江苏太仓七十二家理想村,周围也有成片稻田,我曾用无人机航拍过,稻浪迎风滚滚招展,婀娜多姿。

还有一些随意一眼就会让你驻足的地方,比如淀山湖畔最近去的永新村,绿色稻田加永新湖,夜景绝美;旁边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六如墩村,水田相映,风景如诗,令人流连忘返。

十月的稻花香,风吹稻浪,美如油画。去农村看金色稻浪,农机轰鸣,谷粒归仓,土地的馈赠将在农人的笑靥里,化作人间最踏实的幸福。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