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夜话”把拆违难题解决了


(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曲宏

“以前这地方环境差,垃圾清运不及时,到处是小开荒地,路也是坑坑洼洼的,一到雨季,出门特别不方便。”10月20日,抚顺市东洲区万新街道万中社区居民张宝玉感慨地说。万新街道万中社区以前私搭乱建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引发的环境卫生问题更是影响居民生活,成为当地基层治理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近日,万新街道以推进“幸福新社区”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党建引领老旧城区治理补短提质工程”,加快老旧城区改造。

万新街道提倡“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办”,连续举办“党群板凳夜话”11场。“老旧小区焕新”不是政府单方面的事儿,而是人人都能参与的“家门口工程”。街道利用夜间以及居民休闲时间,以“拉家常”方式与居民交流,消除他们的顾虑,并与居民共话拆后重建的规划,居民也慢慢敞开了心扉。“白天各家都有各家的事,晚上大家坐在一起,也能静下心来聊聊家常,说说近况。”居民张永文认可这种方式。“将来能不能多装几个晒被子的栏杆、活动身体的地方要安装点木制椅子,冬天不凉。”居民黄艳梅也说出了心里话。在这种随意的交流环境中,居民把对社区的建议都说了出来 ,也让社区找准了服务的方向。

“不是我不想拆,这个(私建)房子是老伴儿留给我的念想。”这是居民金凤莲一直不同意拆除违建的原因。社区党组织负责人通过“板凳夜话”耐心地与她唠家常、讲政策,全心全意地帮助她解决诉求,老人最终被感化……不仅高兴地签下了拆除同意书,还主动承担了4户“老大难”的劝说工作。

万新街道还组建征收保障临时党支部,构建“街道党工委统筹指导、社区党组织具体执行、多部门驻点联动”工作体系,建立“1名领导干部+1名党员+1名志愿者+N户居民”的包联机制,组建8支“先锋服务队”。为高效推进拆违工作,万新街道党工委对居民的意见积极响应并想方设法协调解决,居民有诉求向社区反映,社区有困难向街道反映,街道协调无果后向市区相关部门反映。仅仅两个月,街道党工委便牵头召开联席会议12次,集中解决问题78次。截至目前,已成功拆除多处私搭乱建和“小开荒”,翻平不平整区域上万平方米……

“板凳夜话”不但暖了居民的心,还让拆违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万新街道正对拆迁区域进行重新规划,计划建设4.4万平方米阶梯式公园。将来,这里不仅能以清洁整齐的面貌亮相,还会成为市民和谐共处的新家园。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