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圈”经济总量五年连跨两个万亿元台阶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成渝“双圈”经济总量五年连跨两个万亿元台阶

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

2019年 不足6.4万亿元

2024年 8.7万亿元

占全国的比重

2019年 6.3%

2024年 6.5%

占西部地区的比重

达30.3%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唐小未) 10月22日,四川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五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区域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全国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由2019年不足6.4万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8.7万亿元,连跨两个万亿元台阶,占全国的比重从2019年的6.3%提高到2024年的6.5%,占西部地区的比重达30.3%。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川渝两地共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品4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成我国第三大汽车产业集群,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增加值达24230.1亿元,是2019年的1.4倍,年均增长5.8%。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达15.4%、9.1%。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加快培育,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粮食总产量达到3811.6万吨。

双核双圈能级加快提升。2019年成都经济总量仅1.7万亿元,2021年突破2万亿元,2024年达到23511.3亿元,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比重为27.0%;2024年重庆主城都市区经济总量达到25168.5亿元,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比重为28.9%。此外,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经济总量分别在2024年突破2.9万亿元、2.6万亿元,分别是2019年的1.4倍、1.3倍,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的比重分别超过34%、30%。

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打造。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2019年的7个增至2024年的10个,川渝两省市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1.4万台(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突破1万家,2023年突破2万家,2024年突破2.5万家。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