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市场迎来强势反弹行情,三大指数集体走高,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上涨1.36%,重返3900点整数关口,报3916.33点;深证成指上涨2.06%,报13077.32点;创业板指表现尤为强劲,大涨3.02%,收于3083.72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87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1363亿元,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实现上涨。市场分析认为,这场反弹行情的背后,是三季度经济数据彰显的基本面韧性、政策面持续发力的支撑以及资金面边际改善的共同推动。
政策精准发力注入信心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1.1%,较二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这一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今年以来,宏观政策既立足当前稳底盘,又着眼长远蓄动能,形成了多维度支撑体系。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9月30日宣布开展11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净投放3000亿元流动性,为节后市场资金面提供有力保障。10月以来,央行继续通过逆回购操作释放宽松信号,有效稳定了市场资金预期。
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发力,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已分四批下达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其中第四批690亿元专门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家用电器、汽车等大宗消费持续回暖。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在产业升级领域,政策组合拳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等相关行业投资增速均超10%。
前三季度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106.8%,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不断提升。同时,证监会、央行、外汇局联合推出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国内债券市场开展回购业务,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增强了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意愿。
北向资金稳步流入
资金面的持续改善则为市场反弹提供了直接动力。从场内资金看,成交额的显著放量是市场信心回升的重要标志,1.87万亿元的成交额较近期均值明显提升,显示投资者参与热情升温。个股交易活跃度同步提高,、、等科技类个股单日成交额均突破20亿元,成为市场交投的核心标的。
10月21日北向资金当日净流入约35亿元,主要流向科技与消费板块。从近期数据看,北向资金成交活跃度保持高位,10月14日成交总额达到3475.02亿元,其中深股通成交额1762.13亿元,反映出外资对A股优质资产的关注度持续提升。
利好与产业热点形成共振
从市场表现看,政策利好与产业热点形成共振,推动板块轮动活跃。10月21日CPO概念、超硬材料概念、苹果产业链等板块表现强势,既受益于全球科技产业创新浪潮,也与国内政策支持密切相关。
具体到个股层面,市场赚钱效应显著提升。、等个股实现30%涨停,、等多股收获20%涨停,、等数十只个股达成10%涨停。从行业分布看,这些强势个股涵盖了科技制造、新能源、消费等多个领域,体现了资金对政策支持方向和产业高景气赛道的一致认可。
市场机构普遍认为,A股市场的放量反弹,是宏观经济基本面、政策面与资金面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文/本报记者 朱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