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类特色场景激活“夜京城”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城市管理委获悉,《北京市“十五五”时期城市照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印发。

    “十五五”时期,本市将构建“一核两轴,四环多点”的夜景空间结构,凸显“十字轴线+环线+棋盘路”的夜间空间特点。

    通过对天安门广场地区开展景观照明全面体检、实现中轴线15个遗产点照明提升、打造棋盘光网、优化进京第一印象区夜景风貌、提炼“夜京城”十四景,并依托“水韵”“园影”“市集”“揽胜”四类场景打造“夜经济”IP等一系列举措,打造“昼夜”各有精彩、相得益彰的首都城市风貌,擦亮“夜京城”名片,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构建城市夜景总体结构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十五五”期间,本市将构建“一核两轴,四环多点”的城市夜景总体结构,打造“昼夜”各有精彩、相得益彰的首都城市风貌。在卫星遥感与航拍视角,以夜景强化独属北京的“十字轴线+环线+棋盘路”特征,丰富光色、亮度层次,形成独具辨识度的北京市城市轮廓、格局肌理。

    其中,“一核”是指首都功能核心区;“两轴”是指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四环”是指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多点”是指中心城区以外的平原新城和生态涵养区,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以及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等。

    “十五五”期间,本市将组织对天安门广场地区进行景观照明全面体检,及时更换15年以上的景观照明设施。适度增补远景建筑照明,消除视觉暗区,呈现庄重和谐、沉稳壮阔的天安门广场地区形象。有序推进实施照明增补、节能改造工作,如对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台、观礼台、金水桥等开展老旧光源改造提升。

    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将科学划分亮度层级,由东西两侧向天安门中心渐亮渐暖,彰显庄严有序的礼仪光轴。同时,对长安街木樨地桥至建国门桥段重点查漏补缺,对坏损灯具及效果不统一的建筑进行整体提升,保障界面连续、无暗区。

    实现15个遗产点照明提升

    《规划》提出,“十五五”期间,传统中轴线(钟鼓楼—永定门段)将重点进行遗产点拾遗补缺及线性空间景观照明系统化改造工作。完善15个遗产点的照明提升,同时结合路灯节能改造和环境整治,连线成片系统性串联线性空间;历史街区增加传统文化元素,烘托文旅夜游氛围;结合重大活动设置主题灯光,打造遗产活化艺术创新的数字之光。

    此外,本市将聚焦二环路、二环路文化景观环线、两广路(六里桥—双井桥段)、开新大街(开阳桥—积水潭桥段)、崇雍大街(玉蜓桥—雍和宫段)照明提升,形成古今交融的棋盘光网。

    针对二环路文化景观环线的护城河及绿化带,围绕文化展开夜景叙事,局部节点照明结合周边载体文化随季节更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诗意对话;结合环境整治对两广路(六里桥—双井桥段)、开新大街(开阳桥—积水潭桥段)、崇雍大街(玉蜓桥—雍和宫段)的照明进行同步建设,结合外立面改造丰富建筑载体照明层次,结合景观整治在夜间形成与古都风貌相协调、与公众需求相适应的夜间活动场所,构建散发古风古韵、融入现代风貌的夜间空间体系。

    优化进京第一印象区夜景

    为优化进京第一印象区整体夜景风貌,“十五五”期间将重点提升联络线及进入高铁站沿线的城市界面,包括连接大兴国际机场的进京路线(菜户营桥到五环段)、莲石东路、京藏高速(昌平、延庆区段)沿线及进入高铁站沿线的城市界面,打造进京第一印象区,扮亮进京门户。

    推进二环、三环、四环等环路照明更新升级,增补不连续区段沿线建筑及桥体照明,根据道路功能、周边建筑风貌及城市景观需求,打造有节奏的城市夜景界面。

    此外,本市将梳理俯瞰、远眺、近视等城市视角廊道,构建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高识别度夜间场景,将“点”“线”要素融入“面”的城市景观,提炼“夜京城”十四景,擦亮北京市城市夜景名片。

    打造一批“夜经济”IP

    值得一提的是,“十五五”时期,本市将打造一批“夜经济”IP,围绕“夜京城”品牌构建,推出“夜京城·水韵”“夜京城·园影”“夜京城·市集”“夜京城·揽胜”四大类特色场景,通过照明与文旅、商业深度融合,激活夜间经济活力,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夜京城·水韵”将聚焦亮马河、大运河等水系,串联“文化展示+消费场景+城市景观”,重点推进大运河、永定河等景观照明更新,打造北京夜间经济“蓝色动脉”;“夜京城·园影”精选景山公园、圆明园等名园绿地,结合临时活动激活夜间空间,重点提升景山公园、二环路文化景观环线照明,构建“绿色拼图”。

    “夜京城·市集”则瞄准四级商业消费场所,国际级商圈如、西单将引入3D屏、AR等技术打造灯光爆点,社区便民生活圈侧重基础照明保障,同时编制重点商圈照明导则,避免重复建设;“夜京城·揽胜”规划一批夜游线路,每条时长控制在3小时内,涵盖大美中轴线观光巴士游、什刹海夜航等,串联地标与商圈,形成京韵夜游画卷。

    据了解,这些场景将通过“政策引导+市场主导+科技赋能”模式推进,灵活调整照明开启时间,以门票、商业经营权等收益反哺运维,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未来,市民与游客可在亮马河夜游赏风情水岸,沿二环骑行品古都新貌,或乘观光巴士游览中轴线夜景,沉浸式体验“夜京城”魅力。

    文/本报记者  王斌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