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00亿“大饼”到3亿“难关”,*ST春天仍陷退市风险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国际金融报

  随着听花酒在口碑和销量上受到双重打击,其母公司青海春天也因业绩不佳面临退市风险。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以前给300亿的大饼,如今实现3亿都难。”

  10月20日晚间,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代码:600381.SH)发布今年第三季度财报后,有老股东在股吧发出上述感慨。

  300亿目标难达成

  五年前,青海春天CEO张雪峰曾在媒体采访中立下目标,到2026年听花酒的市场销售规模要实现300亿元。

  然而,从被市场质疑“智商税”到被央视“3·15”晚会点名,听花酒在口碑和销量上受到双重打击,三百亿目标如同镜花水月,母公司青海春天还因业绩不佳面临退市风险。

  今年前三季度,青海春天累计营收2.13亿元,同比增长7.32%;归母净利润为-0.03亿元,去年同期为-0.9亿元。第三季度由于冬虫夏草收入提升以及新品虫草参芪膏贡献了增量收入,公司营收0.88亿元,同比增长约47%。

  数据上的营收增长、亏损收窄,并不意味着其经营能力发生实质性改善。

  细看财报,亏损收窄得益于“降本”,公司当期销售费用同比减少46%至6056万元;管理和研发费用也分别缩减28%、15.8%。

  从销售情况来看,今年前三季度青海春天销售商品收到的货款仅1.5亿元,同比减少20.4%;叠加购买商品支出增加,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同比减少454%。

  青海春天主营业务涵盖冬虫夏草、中成药及酒水三大板块。

  三季报并未披露具体业务的营收明细,而最近几年,酒类业务作为其核心业务颓势显著。

  在管理层许下“300亿心愿”的第二年,以听花酒为代表的酒水业务一度创造接近1亿元营收,贡献超58%的业绩;到去年该板块营收已缩水至不足4650万元,占比下滑至17.17%。

  今年酒类业务出现回暖,根据中报披露的信息,上半年公司酒产品营收近0.8亿元,占总收入的64%,占比创近年新高。但第三季度, 青海春天财报中并未再提酒,只谈到传统虫草业务的增长。

  退市风险

  3亿元营收对上市公司来说是个门槛,三季报发布后,青海春天的退市危机再度令投资者担忧。

  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9.3.2条(一)规定,存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情形的,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今年6月,青海春天还因业绩公告不准确、不及时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予以公开谴责。

  公告指出,青海春天1月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为3.05亿元至3.33亿元,上交所就该业绩预告相关事项发出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就营业收入真实性等问题做进一步说明。

  公司于2月26日予以回复,未对业绩数据进行调整或更正,也未向市场充分提示公司将触及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

  直至4月,公司收到年审机构认定的年度营收不足3亿元公告后,才披露业绩预告更正公告,并给予投资者退市风险警示。

  对此,上交所对青海春天及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雪峰、时任财务总监王林、时任董事会秘书陈定予以公开谴责。记者注意到,目前,李贺已不再担任代理董秘职务,改由张雪峰代行。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