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近期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速创近两年来最快步伐时,白宫发表声明盛赞“特朗普经济的爆炸式增长”,证明“所谓的‘专家’”观点是错误的。
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折合成年率经修正后以3.8%的增速增长,白宫称这只是新一轮经济复苏的开端。
然而,这种乐观论调与数小时前即数据公布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任命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传递的信息形成鲜明对比。他在两场电视访谈中呼吁快速大幅降息,以为脆弱经济提供缓冲。
“我宁愿采取主动降息措施,”米兰在接受Bloomberg Surveillance采访时表示,“也不愿坐等重大灾难发生。”
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在解释导致中性利率下降的因素时表示,“当前政策比人们想象的更为紧缩。”米兰指出,美联储若不迅速降息,将面临损害经济的风险。
这一“分屏式”观点分歧只是特朗普政府传递矛盾信号的最新例证。总统团队一方面宣称经济强劲增长,另一方面却持续施压美联储大幅降息 —— 而当前通胀率仍高于央行设定的2%目标。
Wolfe Research美国政策与政治主管Tobin Marcus指出,“特朗普总统传递的信息存在深刻矛盾,一方面宣称经济繁荣,另一方面却要求多次降息。”
随着特朗普试图通过任命认同其经济观点的官员重塑美联储,政府愿意将这种明显矛盾推进到何种程度,可能对美联储降息的幅度、节奏和时机产生关键影响。
除在九月任命米兰进入美联储外,特朗普正物色人选接替明年任期届满的现任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他同时寻求对另一位理事丽莎·库克进行解职。
最高法院裁定库克暂留任职,并定于明年一月举行口头辩论。若特朗普最终胜诉,他将可以任命继任者。
进退维谷
夹在中间的是鲍威尔,他警告称,鉴于劳动力市场明显疲软的迹象,当前并无风险可控的道路可循,同时暗示通胀将持续居高不下。
美联储利率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9月17日的会议上投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4.25%,此前该委员会今年已连续五次维持利率不变。官员们在利率预测中值中还预估今年将再降息两次,每次幅度均为0.25个百分点。
主张更大降幅的米兰在9月22日的演讲中指出,关税、移民限制及税收政策已使中性利率(即政策利率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经济的水平)在今年走低,这意味着经济仍有下调借贷成本的空间。他认为这正是自己呼吁大幅降息的依据。
野村发达市场首席经济学家David Seif表示,“根据其论点,政府和米兰呼吁的降息并非对疲软数据的反应,而是为应对特朗普政策导致中性利率下降,调整美联储政策限制力度。”
需要明确的是,关于经济走向的分歧观点比比皆是。
鲍威尔将劳动力市场形容为“耐人寻味”,并将9月降息称为“风险管理”。有望接替美联储主席职位的贝莱德高管Rick Rieder 9月5日总结道,尽管就业市场疲软,但经济“实际上表现良好”。
标记弱点
然而,股票市场的繁荣以及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建设等少数行业的强劲表现,可能掩盖了更广泛的疲软态势。即便是强劲的零售消费,也主要由高收入消费者推动。
宾夕法尼亚州梅卡尼克斯堡West Shore Home负责人B.J. Werzyn正目睹这种分化现象。他表示,门窗和新浴室的需求依然坚挺,但并非来自所有群体。
“高收入群体仍在消费,仍在推进项目,而中低收入群体可能将这些项目推迟到未来实施,”他表示。
与此同时,Werzyn表示,在经历近年招工困难后,如今他能顺利填补空缺职位。“与2022年和2023年相比,劳动力市场对我们而言轻松了许多。”
未来数月将决定哪种观点占上风:是需要限制性利率水平的繁荣经济,还是需要大幅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
“这正是鸽派与鹰派的分歧所在,”Eurizon SLJ Capital首席执行官Stephen Jen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