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体”遍地开花,贵州文化基因激发市场新活力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要利用这一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旅游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国庆假期,贵州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从红色文化到屯堡文化,从自然风光到体育赛事,各地备足文旅“大餐”,以各具特色的活动和项目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沉浸式实景演出“重走长征路”、红色文化知识问答、手作市集体验非遗……这个假期,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推出系列文化活动,其中,“星火护照”打卡集章新玩法将趣味和红色文化知识结合,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我来了三次,研学过。题目都答对了,这让我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把历史铭记在我的心里。”游客周芯同说。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工作人员林珍艳告诉记者,这次准备了六个关于红色文化知识的趣味问答,游客在看完演出后能更好巩固,每天大概有七八百人参与这项活动。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红飘带”打破传统红色场馆的线性叙事,以数字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传播。除核心演艺外,今年还新增XRVR体验馆、国防航空展等新业态,逐步成为红色新高地与文旅融合创新实践场。项目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190万人次。

  “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游客感受长征精神。深化文化旅游科技融合,逐步做相应配套的服务,文创产品提升量很大,后续联名开发一些产品。国庆期间,我们每天接待游客上万,观影突破10万人次。”贵州省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副经理简青说。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古镇,一场场高台地戏吸引着游客驻足观赏。屯堡地戏,素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起源可追溯至明朝洪武年间。

  “特意带小朋友来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个建筑、地戏,非常有特点,感觉到是在活的历史中行走。”北京游客宋玲玲说。

  非遗地戏传承人陈春伍告诉记者,花灯演绎的是屯堡人家长里短、悲欢离合,地戏演绎的就是金戈铁马、硝烟弥漫的剧情。“每天九场,让客人感受我们屯堡文化地戏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作为明代“调北征南”的历史见证,天龙村至今仍保存着600年前的屯堡风俗风貌,在保护的基础上,景区不断挖掘屯堡文化遗产内涵,优化服务、丰富旅游业态。

  “今年截至到九月底,已经是达到去年、前年的游客接待量,年底预计实现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双增长30%以上,近三年以来我们的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都是在逐年增长。”安旅集团天龙景区综合部负责人郑菊说。

  安顺市平坝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郑霞告诉记者,目前当地整合天龙屯堡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了“非遗旅游体验空间”,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屯堡刺绣、屯堡地戏、脸子雕刻等,丰富景区旅游业态的同时,也提高了旅游产业收入。

  “文旅融合”的精髓,在于多元化的旅游体验,深层次文化内涵的呈现。当前,贵州正大力实施“四大文化工程”,不仅彰显贵州文化气韵,更为旅游发展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省把红色记忆、阳明心学、民族文化与屯堡历史做成可消费、可传播、可转化的系列IP与场景经济,既保护根脉、又强化供给。”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旅游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杨春宇分析到,“四大文化工程”同向发力、同频共振通过构建“文化-内容-场景-业态”的良性闭环,实现消费、投资、就业“三端齐进”,进而为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近年来,从“村BA”到“村超”,从“村马”到“村T”,贵州打造的“村字号”群众文体活动持续出圈。国庆期间,“村BA”“村超”赛事不断,贵州“村超”2025年国庆节地球村足球超级联赛开赛,共邀请到巴西、阿根廷、西班牙、美国等11支国外球队参赛,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赛。

  “必须到榕江感受足球的氛围,确实挺震撼的,烟火气非常足,人气很旺,场面很宏大。”来自湖北的游客胡训林说。

  有了流量加持,榕江县内各景区也抓住机会引客,大利侗寨开展“村歌”系列非遗展演活动,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村超”开始后,给大利侗寨带来的旅游机遇,目前已有30多家民宿。

  这个假期,游客除了观看2025年“村BA”球王争霸赛总决赛,还能听上一场深山音乐会。同时,台江县还策划了非遗体验、乡村趣味游等16项特色活动,融入苗族文化元素,与游客共享佳节盛宴。

  台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顾平业告诉记者,当地将非遗元素有机嵌入“村BA”场景,制定特色旅游线路,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让旅游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播文化价值、人文精神,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民文化自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顾平业说。

  如今,“村超”“村BA”不仅是赛事,更是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超级引擎”。2024年,榕江累计接待游客946.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8.03亿元;台江县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均增长30%以上。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旅游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杨春宇告诉记者,“村超”“村BA”赛事的火爆出圈,是自媒体时代的偶然,更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四大文化工程”、文体旅融合发展、全民健身与基层赛事体系建设长期积累的必然。“要进一步放大’体育+‘模式的经济效益,要坚持高位统筹、全域联动、文化融合、场景创新、多元传播、扩大影响,创新服务,为贵州引入资本、客流和新消费场景提供持续动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杨春宇说。

  记者:万 好 邓 伟

  一审:王 琰

  二审:汤成伟

  三审:李铁流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