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官房胡同即景
什刹海的银锭桥往西边一拐,喧闹的人声瞬间被隔绝,一条安静的小胡同悄然铺开——这就是北官房胡同。它长仅200余米,东头连着热闹的银锭桥胡同,西头通向清幽的前井胡同,像条藏在繁华里的“时光通道”,默默守着老北京的韵味。
胡同名字里的“官”字,藏着它的过往。清代时这里本就是官僚聚居地,早年叫“北官坊口”。据民国《故都变迁记略》记载,这里可能和明代的承运库、康熙年间的“十王府”沾着关系。
走在巷里,能看到不少保存完好的四合院。门楼砖雕细腻,垂花门、影壁透着北方官式建筑的规整。有些原本朴素的蛮子门,修缮后也变成了气派的金柱大门,处处显露出旧时“官宅区”的底色。
这条小胡同里,还藏着不少名人故事。最有名的要数21号院。这里曾住过西河大鼓名家马增芬。她5岁学艺、7岁登台,17岁就红遍平津。此外,17号、28号、29号院都曾有书画美术大师在此居住。画家关广志、张仃都曾在此留下过足迹。
游人逛累了银锭桥的热闹,常会无意间走进这条胡同。看屋顶白鸽掠过灰瓦,听居民骑车路过时的轻响。偶尔遇见同来寻古的访客,倒比挤在商业街里多了份自在。而转身出去,又能立刻接住后海的烟火气——这样一静一动的切换,恰好成了最让人难忘的胡同体验。 蒋晨明 文并摄
小贴士
喜欢热闹的朋友,可以从北官房胡同东口出,经银锭桥拐向烟袋斜街。那里文玩、小吃、特色文创应有尽有。喜欢安静的,则可从北官房西口进入前井胡同,进而深入体验后小井胡同、南官房胡同、大金丝胡同等小巷里的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