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普陀TOP中央公园音乐嘉年华上,形似圆月的招牌板和“中秋佳节”“赏月”的条幅,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徐汇滨江大白兔“唐韵中秋”游园会在西岸梦中心举行。大型艺术装置《月满》及上海国际光影节诸多“亮点”,让市民游客尽情畅玩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那么香!那么鲜!美味中秋吃起来
品牌月饼、时令食材让大家聚得开开心心
中秋佳节,申城时令消费热潮涌动。在这个阖家团聚的时刻,上海人有着独特的美食盛宴。现烤的鲜肉月饼外酥内软,老字号出品更是节日“爆款”。芋艿蒸一蒸,蘸着白糖吃,别有一番清甜;盐水煮毛豆,简单却美味;灶头上煨着的扁尖老鸭汤,更是家的味道。这些应季食材都是市民餐桌上的新宠,节日氛围在烟火气中愈发浓郁。
这么晚?这么热?别样中秋看过去
天文专家、气象专家给大家说得明明白白
今年的中秋节来得特别晚——比去年迟了19天,天文专家解释,在传统的农历中,一个农历平年平均比公历年少大约11天。今年是闰六月,在农历八月之前,故而今年中秋与去年中秋之间相隔13个农历月——这也就是今年中秋比去年晚19天的原因。为什么今年中秋这么热?气象专家解释,这是副热带高压异常的表现。相较于常年同期,今年副热带高压不仅强度偏强,位置也明显偏北。
>>>详见第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