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守望卢沟桥畔


  本报记者 牛伟坤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的一声枪响刺破了华北的沉寂,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中国军民挺起不屈的脊梁,前赴后继、勠力同心,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88年过去,苦难的民族在枪林弹雨中迎来涅槃重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烽火再现、卢沟晓月的古典诗意、宛平古城的祥和烟火、长辛店街区的国潮新风、二七厂1897科创城的未来动能……一幅幅壮丽长卷彼此串联、交织,在这片曾经饱经苦难的土地上灿烂地铺展开来。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每日到访观众络绎不绝。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参观者在抗战馆聆听抗战歌曲,重温抗战历史。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参观者在抗战馆聆听抗战歌曲,重温抗战历史。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本报记者 刘平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本报记者 刘平摄
  游客在卢沟桥游览。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游客在卢沟桥游览。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宛平城城墙上日军弹坑。 本报记者 刘平摄  宛平城城墙上日军弹坑。 本报记者 刘平摄
  长辛店国潮街。 本报记者 刘平摄  长辛店国潮街。 本报记者 刘平摄

  抗战馆

  抗战历史贯通呈现

  卢沟桥畔,重新开放的抗战馆人流如织。《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吸引四面八方的观众到此参观。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景式地呈现了中国人民14年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诠释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展览主题。

  展览创新了文物选取方式和展陈形式,除巧妙运用大型文物、雕塑、油画丰富展览内容外,也积极配合有关场景进行文物的选择和运用。其中,既有场景式文物陈列,如地道战景观处展出的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的镐;又有矩阵式文物陈列,如多种版本的《论持久战》;也有围绕重点、亮点文物量身定制的高标准展柜、展台、挂龛等展示道具,展示文物细节和历史信息。

  象征14年抗战和8年全面抗战的数字符号,转化为进入一二级平台的台阶数量;国旗旗杆高度9.3米,纪念9月3日抗战胜利;序厅顶棚,4000颗星星闪烁,象征着四万万同胞万众一心……蕴藏在建筑物尺度里的隐喻,使改扩建后的空间成为“可行走的抗战纪念符号体系”。

  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每一位走进这里的参观者,都收获着别样的精神力量,不约而同地萌发出“吾辈自强”的坚定信念。

  卢沟桥宛平城

  胜利之光照耀古今

  前不久,800多年的卢沟桥被点亮——入口至桥头区域的地面灯光缓缓晕染开来,悠远的琴箫之声和着永定河潺潺的水流声,瞬间将人们带入历史的静谧氛围。

  作为2025“卢沟晓月”国庆中秋系列文化活动的开篇,这场以“胜利之光”为主题的仪式,以“古今对话·新城望旧月”“铁血忠魂·烽火卢沟”两个章节,通过情景演绎与光影艺术相融合,充分展现卢沟桥的焕新光彩。

  卢沟桥以东,同样焕然一新的宛平古城成为深受年轻人欢迎的新的打卡地。在这里,历史有了新式表达:致伟大胜利-时光留声亭内,游客“跨越时空”,与抗日英雄对话;宛平城西门内的小城会客厅,“烽火卢沟 硬气铸魂”丰台抗战专题展再现了丰台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抗战历史;义利面包店弥漫的香气中,店员将创始人倪家玺加入沪江童子军参加抗战支前工作的故事娓娓道来……

  国庆中秋假期,“中秋文化节”在卢沟桥、宛平城亮相。投影大秀、宛平吉市、沉浸式巡游及民俗演出……丰富的活动带领人们感受卢沟桥与宛平城的历史脉络和新生活力。

  北倚宛平城墙,西临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内,38尊柱形雕塑静静矗立。“一尊一码”的智慧导览模式让雕塑背后的故事代代相传。

  一桥、一城、一园,铭刻苦难,见证发展。

  长辛店

  千年古镇焕发新生

  一座卢沟桥,横跨永定河,一头连着宛平城,一头连着长辛店。

  作为进出北京西南的门户,长辛店地区见证了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罢工。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也是早期革命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思想阵地和实践场所,孕育了早期共产主义组织,被誉为“北方的红星”。

  二七机车厂近代建筑遗存便为长辛店二七大罢工旧址之一。如今,一座现代化的二七厂1897科创城拔地而起。行走在其中,只见中央大草坪四周散落着几栋欧式建筑,山墙上独特的三角山花和圆形通风窗别具一格。利用废旧器械、工具布置的景观,让其告别了工业生产时的旧模样,成为一个崭新的城市生活空间。

  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长辛店的抗争也从未停歇。卢沟桥事变后,为了支援二十九路军对日作战,这里的民众帮助战士挖战壕、抬担架、运送弹药和物资。硝烟散去,经过城市更新行动,见证军民一心的长辛店老街巷,现在华丽转身为长辛店国潮时尚街区。

  中国潮、国际范、烟火气——沿街而行,具有怀旧风格的长辛百货,与依文国潮时尚艺术中心、依文大师工坊等新潮店铺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时空对话。一座“可触摸、有温度、能扎根”的文化消费新地标正悄然崛起。

  长辛正当红。长假期间,国潮汉服巡游、民族音乐会、京味儿脱口秀等在这里接连上演,长辛店正以包容的姿态书写着新旧共荣的生动篇章。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