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国庆守园博,两万步里传戏魂——记丰台文创中心姚菲的节日坚守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国庆假期,当无数观众和游客在北京园博园里沉醉于丰富多彩的戏曲演出和游园活动时,有一个身影一直穿梭在各个演出点位之间,从每天早上七八点到岗,到晚上所有游客尽兴而归,始终处于忙碌的工作状态,她就是北京市丰台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宣传信息科科长姚菲。从2017年第一届中国戏曲文化周至今,整整九年国庆,她每年都坚守在北京园博园,把每个“黄金周”假期都过成了“战斗期”。

每年中国戏曲文化周在国庆假期举办,丰台文创中心姚菲都坚守在北京园博园

对于姚菲来说,戏曲文化周期间,没有固定办公点的她,每天在园博园内的日常状态,都是“快走加小跑”的动态节奏。由于这座偌大的园区里,分布着多个演出与活动点位,她既要统筹摄影、摄像,还要完成深度采访任务,每天下来,步数都要将近两万步。“虽然园博园很美,但真是顾不上欣赏美景,经常要带着东西跑来跑去,还要调配摄影师、送节目单、协调记者采访,这个园子里可以说处处都有我的足迹。”姚菲笑称,自己一个夏天都没晒黑,但这几天的奔波,一下就晒黑了不少。

今年戏曲文化周,姚菲团队的核心任务之一是采访30位戏曲名家,其中15位是“梅花奖”得主。为了让采访有深度、有共鸣,她会提前做足功课——采访中国评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王丽京前,她反复观看对方作品,梳理其师承与新派艺术特点;对话北方昆曲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顾卫英时,她深入了解其从江苏北上、40多岁斩获梅花奖的坎坷历程。这份用心,让王丽京感动不已:“你们团队敬业又尊重戏曲,能体谅我们的不易,还能传递观众心声。”而顾卫英对昆曲艺术“物我两忘”的追求,也让姚菲更坚定了初心:“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戏曲人的这份精神力量,真正传递给更多观众。”

由于北京园博园的很多演出场地并非正规剧场,录制转播工作常遇各种突发状况。今年,姚菲团队要完成18场录制、7场晚间转播,既要维护现场秩序,避免游客干扰镜头,又要灵活调整拍摄计划——遇到演员与观众的即兴互动,只要不影响剧情,就会纳入镜头,让转播更有现场感。“我们不是为了一时的话题量,而是要守住戏曲文化的阵地。”姚菲坦言,戏曲仍是小众文化,但她和团队愿意一年年坚守,“从一个十年,到下一个十年,我们会继续做桥梁,让更多人看见戏曲的美。”

今年戏曲文化周,姚菲带领团队完成18场录制、7场晚间转播

九年国庆,姚菲错过了与家人的团聚,打乱了生活作息,却在戏曲文化周的活动、北京园博园的戏韵里,找到了工作的深层意义。这份坚守,不仅是一份岗位责任,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用每一步的踏实努力,每一次的用心传播,让戏曲之魂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命,赢得更多人的关注与热爱。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