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承想能在此蒙山圣境之中与子美兄相遇,你我今晚必要不醉不归!”10月4日,山岳实景演艺《登蒙山 天地宽》在沂蒙山旅游区龟蒙景区上演。从山下到山顶,游客们跟随李白和杜甫的脚步,在不同点位参与互动剧情。
“项目深挖李白、杜甫同游蒙山的佳话,结合蒙山的福寿文化等,打造了四台实景演艺。”该景区总经理徐永宏介绍,“今年经过全新升级,我们在龟蒙天然山水舞台上,配合现代光影技术和山体环绕声场,推出《天地蒙山》《笑傲蒙山》《诗酒龙潭》《鹤鹿迎寿》四大主题演艺和数个沉浸式场景互动演艺。”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山东旅游演艺市场火热。无论是剧院剧场里的精心排演,还是山水实景中的纵情放歌,各类演艺项目无不在深挖当地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聚焦游客的体验感,让文旅演艺从静态观赏变为可参与、可互动的动态旅程。
“盘古开天地后,天下初定。神族居于九霄之上,人族、妖族、魔族并立于世……”10月3日下午,济南历山剧院的原创儿童剧《山海经之东海传说》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前来观演。山东省话剧院演出二团团长惠大妍介绍,该剧深度融合了科技元素和互动体验,向孩子们生动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舞美设计上,我们使用AI技术生成视频样稿和演员的动漫形象,然后再进行人工调整,这样就省去了传统模式下建模、合成、调色、手绘等步骤,提高了创作效率。”惠大妍告诉记者,“演出形式上,通过巧妙的互动设计让小观众们帮助主人公闯关,成为剧情推动的一部分,增加小朋友的沉浸式参与感。”
当下游客,尤其年轻群体,早已不满足于“你演我看”的单向传播,他们渴望成为故事剧情的参与者。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正推动着旅游演艺从宏大的场面叙事,向注重个体体验、强调情感共鸣的“沉浸式”深度互动转型。
“公元前512年,伍子胥连续七次向吴王阖闾举荐孙武,吴王为测试孙武,让其带领后宫妃子及侍女进行阵法操练,于是就上演了传奇的一幕……”10月3日,在广饶县孙子文化园,小型室外情景剧《吴王今日不斩妃》正在上演,诙谐有趣的剧情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该剧取材自‘孙武斩妃’这一著名历史故事,进行了大胆编创。剧情从古代切入,随后穿越至2500年后的今天,以现代职场人视角回顾当年事件。”广饶县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副总经理栾丽曼告诉记者,“像过去那样照本宣科将历史文化照搬到演艺表演中,游客并不买账。现在我们尝试用现代话语体系去解构孙武的古代兵法智慧,增加趣味互动性,更容易和游客产生情感链接。”
目前,孙子文化园的旅游演艺正朝着“小而活”与“精而专”的方向发展。除了室外情景剧,还推出沉浸式舞台剧《寻找兵圣》,以意外穿越的现代人视角,与少年、青年、中年的孙武展开跨越时空对话,让兵法始祖从典籍中“走”出来,变得可亲可感。
此外,越来越多景区借助自身作为影视作品拍摄地的优势,积极开发与自身调性相符的互动演艺项目,打造游客可步入、可体验的活态场景。抓住《生万物》等影视剧流量,临沂市红嫂家乡旅游区推出“影视文化节——跟着影视去旅行”活动,升级版《重走支前路》活动持续火爆。
国庆中秋假期,东营孤岛万亩槐林景区首次推出大型实景演出《烽火客栈》。该演出以当地抗日英雄扈大娘的事迹为背景进行创作,游客可通过角色扮演参与其中,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截至目前,线上线下观演票和角色扮演票已售出超5000张。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是景区与正在此地筹备短剧拍摄的导演团队灵感碰撞的成果。“现在有参与体验感的文旅演艺是市场新热点,再加上景区有为短剧搭建的实体场景,可以实现资源的联动利用。”景区负责人介绍,项目上演以来,每场参与人数达三四百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