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老年大学“盘活”一家老牌商场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岳 旭

10月4日,徐州火车站附近的蓝天商业大楼内人流如织。该商场一楼到四楼设有黄金首饰、服饰鞋帽、日用百货等100多家商铺,品类丰富,生意红火。58岁的王军和老伴正在逛街,他告诉记者,商场五楼还开了老年大学,自己报了电吹管班、合唱班和新疆舞班。“我家住铜山区,每周至少过来3次,坐公交车很方便,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找到了退休后的新生活。”

作为当地经营近40年的老牌商场,蓝天商业大楼也曾因破产清算而陷入沉寂。去年年底起,该商场运营团队大胆创新,将客群定位为中老年群体。一方面,实施机构精简、商户优化、品牌提升;另一方面,专门腾出顶层空间,引入云龙老年大学蓝天分校。短时间内,这所老年大学招收2000多名学员,为商场带来稳定且优质的消费群体。

“校区共1700多平方米,设有12间多功能教室和220平方米中央舞台,目前已开设80多个班,课程涵盖声乐、舞蹈、模特、瑜伽、乐器、运动等类别。”该老年大学校长李琰也是商场业务策划部负责人,她向记者介绍,以每个班级招收30名学员为标准,校区各班均达到满员状态后,每周课表安排的课程可达144节。如此一来,平均每天能为商场吸引客流600多人次。

选择发展“银发经济”,也得益于商场的历史优势。与李琰一样,蓝天分校模特班老师高玲、形体班老师周子璇都曾是商场老员工。面对老单位转型难题,大家在徐州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班子的带领下,共同参与“头脑风暴”——依托商场多年来举办“百姓大舞台”活动所组建的团队和基础,构成了老年大学班级和教师团队的雏形。“最初许多学员都是我们以往活动的老成员,退休之后,大家聚在一起学技能、寻乐趣。校区全新打造的环境和贴心周到的服务也迅速赢得了市场口碑。”周子璇说。

在柔力球课堂上,年逾花甲的学员们手持特制球拍,伴随着音乐节拍,划出一道道优美弧线。该课程老师高璐从事柔力球运动已有11年,去年,她正式把这项运动引入老年大学校园。“刚开班时仅有十几名学员。今年,我们搬迁至蓝天校区,这里交通更加便利,学员数量增长到原来的3倍。”

“商教融合”模式让蓝天商业大楼有了人气,运营团队又将目光投向短视频平台。“我们精心筛选出本地‘网红’,原创剧本,创新开展商场品牌营销活动。”李琰说,一个多月前,他们将老年大学开学和羽绒服反季销售相结合,创作的短视频收获超百万点击量。“仅3天,我们羽绒服销售额就突破20万元。”

今年上半年,这家老商场实现扭亏为盈。“徐州作为一座新兴旅游城市,市区楼宇的业态调整是发展趋势。我们要在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的浪潮中,持续激发存量资产的新活力,探寻更多‘稳运营、调结构、促转型’的发展路径,推动更多传统商业体实现精准转型,以满足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徐州国投集团董事长孟光说。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