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当日现做的高铁“一盒好饭”这样诞生,探访→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坐高铁也能吃上新鲜、热乎的饭菜

当日现做的“一盒好饭”是怎样诞生的?

湘味黄牛肉、青椒猪肉、无锡排骨……中秋国庆假期,一些旅客发现,坐上国铁北京局发出的京广、京沪等高铁列车,还可以在铁路12306App买到新鲜出锅的“热链高铁盒饭”。这些带有“锅气”的饭菜由酒店星级大厨当日现炒,由配餐员第一时间送上高铁,吃到嘴里时还热乎。与72小时保鲜的冷链高铁盒饭不同,热链高铁盒饭保质期仅有4个多小时,从做好到送上高铁不超过1个小时。

10月4日凌晨3点半,整个城市还未苏醒,北京西站四周黑漆漆的,可在西站南广场京铁大酒店三层,近350平方米的高铁热链餐“中央厨房”却已然灯火通明,面点师、厨师、洗择切菜工作人员已陆续就位,有条不紊地忙活起来。

此时,距首趟需配餐的高铁出发还有2个多小时。送上高铁的早餐是烧饼夹肉、荷叶饼夹肉两种。“这些都是当日现烤,为保证口感的酥脆,只能让师傅们起早来烤。”中铁旅集团京铁大酒店副总经理张鑫告诉记者。

面点间内,面点师傅前一天已经按量将烧饼、荷叶饼备好——从发面开始,全部面点都是手工制作。凌晨4点,师傅们麻利地将现切的火腿、鸡排夹进饼内,把几十份餐品放进烤箱,烤制15至20分钟后分装至保温箱中送上车。

与此同时,当天需要用到的食材也由供应商及时送达,并被拉到后厨验货区。“蔬菜不能有虫眼,叶子不能枯黄,食材不达标的要及时退回......”一位工作人员一边耐心检查新到菜品的数量和质量,一边介绍高铁餐对食材的严格要求,“像清洗蔬菜时,挑拣、去根、去泥、去腐叶一步都不能少,清洗时还得用淡盐水浸泡半小时以上。”

早餐还没忙完,午餐就要提前备菜了。紧挨着面点间,高铁热链餐中央厨房内还有冷荤间、粗加工间、烹炒区、切菜区、配餐间等区域,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大家戴着专门的口罩、头套,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有的洗菜择菜,有的切菜备菜,忙得热火朝天。

从厨20多年的冯伟,正提前将排骨焯水、过油。“像做套餐里的无锡排骨这样的硬菜,制作的时间很紧张。拿到排骨,我们要先冲水把排骨血沫处理好,保证它没有腥膻的味道,再把排骨下锅焯水、油炸,淋上蜂蜜、酱油、花雕酒等配料,炖煮上一个半小时左右。”冯伟介绍。

中秋国庆假期,随着订单量增多,厨房里的工作人员更忙了,冯伟和同事们要比平时更早到,手上的动作得更快一些。烹炒区的燃气灶前,四五名大厨熟稔地颠勺、用料、用勺翻炒。一根葱、一瓣蒜、一勺盐、一滴油,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料精准,分毫都不能差。“菜品炒制一般要在高铁开车前一小时左右完成,我们需要看着时间表做菜,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冯伟说道。

冒着热乎气的饭菜出锅后,工作人员立刻开始分装,菜品按照重量装进橘黄色的环保餐盒内,再装进标有高铁车次的专用保温箱内。特制的保温箱内里垫上了加热板,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

“G337列车今日共配送35份套餐,请您签收。”盒饭整装待发后,被拉到北京西站负一层分拨中心内,再由专人“接力”走专用通道,配送到高铁上。旅客可以登录铁路12306App或在车上扫码下单,也可以直接到列车中部的餐吧购买。

“假日期间,从北京西站出发售卖的高铁热链餐共有三种,四菜一饭,全部是现炒现做的,订单量比平时增加了近20%。”张鑫介绍,“热链餐保留了食物出锅菜肴的味道,由十余种新鲜食材制作组合而成,口味更丰富,经精心搭配后营养更均衡。”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