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外表看着瘦瘦的,肚子却凸得厉害,拥有这种身材的人,没吃饭、没喝水时,肚子都看起来鼓鼓的。
除了腹型肥胖、悬垂腹、呼吸模式不良外,还有一种可能:不良体态压迫导致的假性腹部凸出(体态型腹凸)——由一种不良姿势或骨骼肌肉问题导致的腹部突出,而非单纯的脂肪堆积。体态型腹凸可不只是体态不好看,还可能给你的身体埋下一连串“隐形炸弹”。
01、体态型腹凸是如何形成的?
姿势差+核心无力+胸腔压缩+腹内压失衡+盆底肌失能,是形成体态型腹凸的几个原因。
我们躯干中有两个腔体——胸腔和腹腔。两者通过中间层的膈肌相连,呼吸时,膈肌会像“蹦蹦床”一样,饱满而有弹力地下沉和上弹。
当胸腔和腹腔共用这层“蹦蹦床”时,就可能出现胸腔长期下压,挤压内脏位移空间,迫使腹部向前凸出的局面。
02、这些不良体态可能会压迫腹腔,让肚子越来越大
■长期驼背坐姿,加剧上腹凸出
驼背坐姿时,胸腔和腹腔好比两个水球朝中间施力,压得膈肌上下两难。时间一长,用进废退,膈肌慢慢固化了运动范围,影响呼吸效率和腹压调控,腰酸背痛也就找上了门。
想要舒服一点,我们会在吸气时胸腔抬起、肋骨向外扩张,肚子却基本不动。但这只是一种代偿,吸气越多,胸腔给腹腔的压力越大,腹内压失衡,肚子向前顶,就会看上去更加凸出。
■经常顶肚子站立,腹部突出的隐形推手
顶肚子站立时,骨盆前倾,腰椎前凸,腹腔脏器被推向前。小肠/结肠坠入下腹,腹直肌被拉长无力,失去兜住内脏能力,小腹自然而然就突出了。
■习惯性吸肚子,下腹无力,反成肚子大的帮凶
有的朋友日常生活中非常注意收肚子,运动时也不忘肚子发力,然而,吸肚子≠收核心。很多人吸肚子只管上边,下腹没有力量。
上腹被夹紧,膈肌被“掐住”,活动范围再次被缩小、变僵硬。腹内压建立不起来,肚子中间好比被绳子紧紧勒住,无力的下腹部异常突出。长期戴束腰、穿裤腰太紧的裤子,风险会再次增加。
03、三个动作改变体态型腹凸
这种不良体态导致的腹凸,不但体态不好看,常常还会伴随一整套连锁反应,给身体带来健康隐患:
腰椎过度前凸,椎间盘压力过大,会增加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风险;
膝踝退化,大腿内旋、膝盖内扣、小腿外旋,会增加膝关节炎风险。
这种身材形成后,需要改善姿势、加强核心肌群,而非盲目做大量虐腹运动。首先教会大脑和身体正确的呼吸模式,手动帮腹部筋膜和内脏进行松解。再激活深层核心,帮腹腔建立良好的腹内压,凸出的小腹自然也就会被吸回来了。
■松解异常的筋膜:平躺在瑜伽垫或床上,双脚脚掌踩地,下背贴住地面。双手用四成力度,从肚脐眼周围打圈按揉腹部。注意!手的力度要从表皮下沉渗透一些,也就是把肚子往下压3厘米左右。平时没事儿想到就能做,坐着也能做,每次5分钟。
■重新训练正确的呼吸模式:保持刚才的平躺姿势,缓慢、轻柔、不出声地用鼻子吸气,让气充满胸腔和腹腔。双手可以放在胸腔和腹腔的不同位置,检查气是否已均匀充满。重点关注感受腹股沟和后侧下背部分,这两个部位进气比较难。
也可以用双手在肋骨两侧微微向中间按压,感受吸气时肋骨向两侧扩张,把手顶起来。呼气可以用嘴呼,同样保持缓慢、轻柔、不出声。
这个呼吸练习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每次5~7分钟。如果练一半感到有点头晕,说明呼气太用力,可适当调轻一点。
■加强核心锻炼:瑜伽小球充气别太满。没有小球的,也可以用抱枕替代。每次抬腿时候先下意识稳定住核心,让身体不要左右乱晃或塌腰。感觉肚脐眼周围深层肌肉发力,缓慢把大腿带起来。另一条腿踩实地面,大腿前侧和后侧都会感觉到发力。保持匀速自然呼吸,不要为了稳定核心而憋气。
这个动作是为了在上面两个动作的基础上,激活髂腰肌。同时让重力带着内脏向头顶上方走,最后在轻微的不稳定平面下,激活深层核心肌群,搭配横膈呼吸的进行,让身体核心与肢体间产生有效连结。
练习之后你就会发现,之前减不下来的肚子变平坦了,肩颈都得到了放松。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综合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