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海燕 门店悬挂醒目“乐高”商标,官网宣称“引进乐高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完整乐高国际课程”,使用的是乐高教育产品,看似正规的乐高教育授权店,实则是未经授权的“李鬼”,且在全国开了200多家加盟店。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审结一起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判决以2400万元加盟费为基数适用3倍惩罚性赔偿,结合原告诉请最终判赔3500万元。这也是目前生效案件中上海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最高的案例。 2023年6月,广东一培训机构“5+2乐高活动中心”暂停营业且负责人全体失联的新闻引发热议,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此报了课程。而这家机构,正是本案被告上海滕谷公司(化名)在广州的大型加盟店,“5+2”也是滕谷公司的自有品牌。 滕谷公司官网主页设有“乐高教育”专栏,并称“引进乐高教育的课程体系”,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其是获得乐高教育授权的合法机构,由此吸引全国200多家加盟店。 “对方侵权时间长达7年,在提起诉讼前,我们发过律师函,也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过。”乐高集团副总裁、亚太及中国区总法律顾问罗灿说,司法介入极为必要,诉前的维权措施记录了对方的违法行为,也增加了法庭的采信度。 面对全国200多家侵权门店,这家来自丹麦的老牌家族企业最终选择了五家公司和一位自然人独资股东作为被告,在青浦法院提起诉讼。 “他们要么是主要运营者,要么是重要的分运营者,或是在未经授权使用我们商标方面发挥着核心协调作用。”乐高教育全球法务总监Kieron John Kelly说,我们选择这五家公司,而非200多家门店,旨在从源头解决侵权问题,清晰呈现系统性商标违法证据,最大程度发挥判决对侵权网络的震慑作用。 青浦法院西虹桥(进口博览会)人民法庭庭长陈强是该案的主审法官。接到商标所有权人乐高博士有限公司的起诉后,他意识到,尽管案件法律关系并不复杂,但要查清庞大侵权网络的事实并不容易。 庭审中,滕谷公司辩称曾获乐高教育中国代理西北公司(化名)授权。2013年4月起,西北公司与滕谷公司签订多份《经销合同》及《专校代理合同》,授予滕谷公司校内教育产品分销权和相关赛事活动参与权,有效期至2020年2月。 不过,西北公司与滕谷公司签订的《专校代理合同》明确规定:“乙方不得以任何容易产生歧义或对客户产生误导的方式变相利用‘乐高活动中心’‘乐高教育’进行宣传和招生。” 而事实是,滕谷公司以“乐高教育”“乐高课程”为核心卖点。按单店三年交付13万元(12万元加盟费+1万元定金)的标准开展招商加盟活动,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国200余家门店的庞大加盟网络,加盟商们也纷纷利用涉案权利商标对外宣传。 为查明涉案权利商标侵权事实等情况,陈强组织了三次庭前会议、二次正式庭审,引导原被告提供合理证据,助力法庭还原全部事实真相。 原告诉讼代理人罗亚菲律师对此深有感触,在她看来,青浦法院严谨、审慎地要求双方多次补充证据,确保案件事实得到全面清晰地呈现,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中国知识产权司法实践的“严谨性、专业性与建设性”。 查明事实后,陈强与合议庭两位人民陪审员产生了顾虑:尽管原告仅起诉六名被告,但200余家加盟店均涉及商标侵权。若后续逐一追责,大量门店恐集中闭店,还可能面临高额赔偿,引发系列负面连锁反应。 “合议庭认为,本案赔偿数额应具有全局性、一揽子解决纠纷的性质,要充分考虑侵权行为时间长、加盟网点多、范围广等特点,重点在于打击源头侵权。”陈强说,本案判决生效后,法院对于构成侵权的加盟商,可不再判决赔偿损失,仅责令其停止侵权行为并承担合理维权开支。 “知识产权侵权往往发生容易、损害大、救济成本高,若仅适用一般民事赔偿‘填平原则’,难以有效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我国将惩罚性赔偿引入知识产权领域,正是为起到警示惩戒作用。”陈强说,本案中,滕谷公司及其加盟商在官网、门店招牌等显著位置,大量、突出使用与乐高博士有限公司注册商标相同或高度近似的标识,极易让消费者混淆误认,已构成商标侵权。 关于惩罚性赔偿计算基数,青浦法院结合滕谷公司招商政策、宣传规模及在案证据,认定其侵权获利主要来自加盟费。按200家加盟店、每家收取12万元加盟费计算,确定赔偿基数为2400万元。 在惩罚性赔偿计算倍数上,综合考量滕谷公司主观恶意显著、侵权情节特别严重、拒不提交证据、侵权后果严重等因素,青浦法院在法定范围内适用3倍惩罚性赔偿。因原告仅主张3500万元赔偿金额,法院支持了该项诉求。 最终,法院判决部分加盟商停止侵害乐高博士有限公司涉案注册商标的行为;滕谷公司赔偿乐高博士有限公司经济损失3500万元,加盟商分别在百余万至数百万元不等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滕谷公司赔偿乐高博士有限公司合理维权费用35万元,加盟商分别赔偿数千元至十数万元不等合理维权费用,滕谷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宣判后,滕谷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案件现已生效。 陈强提醒,企业若攀附他人知名品牌构建加盟体系,将付出沉重法律代价;加盟商选择品牌前,要辨别品牌光环,警惕合同陷阱,重视法律风险;消费者也应通过品牌官网查询授权门店信息,认准正规授权,抵制混淆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