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持续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学思想 见行动”主题活动,将文明创建作为提升区域软实力和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创新打造“点亮行动”工作品牌,引导全区各级文明单位在服务区域发展、履行社会责任中当标杆、作表率,为宝山建设“四个城区”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文明创建,重在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宝山区创新开展文明单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家谈”活动,通过调研把脉、专题研讨、实践转化等环节,推动价值理念从抽象概念变为生动实践,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践行的闭环。年底还将举办“城市文明开放麦”专场活动,请文明单位代表登台分享经验,让文明理念在交流中激荡、在展示中传播。
群众参与是文明创建的活力之源。宝山区组建文明单位“啄木鸟”志愿服务队,发动623名职工利用“文明宝山 市民随手拍”平台,对市容环境、门责管理等进行巡查上报,探索出“职工参与、积分激励、共建共治”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新路径。文明单位职工从被动监督者转向主动治理者,成为城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文明细胞”。
文明成果最终要惠及于民。宝山区推动文明单位“创建为民实事项目”,鼓励379家文明单位与居村、学校、文明实践站结对,实施402个惠民项目,涵盖环境美化、助老助残、健康义诊、教育辅导等多个领域。上海长江软件园优化小区非机动车位,缓解2584户居民停车难题;合德食品、大场医院等单位在公益集市中为快递骑手提供暖心服务,生动诠释了“创建为民、为民创建”的宗旨。
在文明单位矩阵中,一批典型单位脱颖而出。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建设三期新展、承办全市敬献花篮仪式,打造“思政红课堂”品牌,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阵地。宝山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推出“暖保宝”服务品牌,实现医疗救助“免申即享”、长护险“一键办理”,以智慧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成立“天使之翼”特殊儿童俱乐部,创新“志愿者+专业治疗”模式,打造上海平均年龄最小的志愿者团队,用爱心为“折翼天使”插上翅膀。 本报记者 赵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