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洋洋 通讯员 金银)在全国科普月活动期间,三河市科协联合该市教体局,在三河市第九小学开展为期三天的“科普进校园”主题活动,通过科普大篷车展览与趣味科学实验相结合的形式,为全校1700余名学生带来一场沉浸式科学盛宴,激发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
活动现场,科普大篷车成为了校园里最受欢迎的“移动科技馆”,陈列的力学、光学、电磁学等领域的互动展品,吸引了学生们驻足体验。他们还通过操作“无皮鼓”“合作运球”等展教品,直观感受科学原理的奇妙,在实践中解开一个个科学谜团。
更让学生们兴奋的是科学实验环节,四个精心设计的趣味实验依次展示。在“竹签穿气球”实验中,当科普志愿者用竹签缓缓穿过气球却未导致气球破裂时,现场传出阵阵惊呼,学生们在志愿者老师的讲解下学习到气球不同部位厚度差异与压强的关系;在“不湿的手绢”实验里,被放入水中的手绢始终保持干燥,让大家对“气压”概念有了生动认知;“发声的物体是在震动吗?”老师通过敲击音叉、触摸振动的声带模型,让学生们清晰感知到声音产生的本质;“车轮陀螺”实验则通过对比车轮旋转与静止时的状态,揭示了惯性与平衡的科学原理。
青少年是科学普及的重点人群,校园是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下一步,三河市科协将继续联动该市教体局,将科普大篷车、趣味科学实验等活动延伸至城区内和乡村学校,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设计个性化科普内容,让科学种子在更多青少年心中扎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