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 献计献策——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组专家深入甘肃省一线调研侧记


答疑解惑 献计献策

——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组专家深入我省一线调研侧记

9月22日,装备制造创新发展战略咨询座谈会在兰州召开。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燕茹 杨唯伟

  秋日的陇原,瓜果丰盈,厂房忙碌。9月23日至25日,中组部高层次专家咨询服务活动“陇上行”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组专家深入我省多家科研单位、企业车间和田间地头,开展了一场精准的“智力驰援”,为当地产业发展把脉开方、传经送宝。

  现场提问 精准解惑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其高温合金产业依托上游资源优势与下游高端制造需求,已形成变形高温合金及加工材料、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及精密铸造件、高温合金粉末等高温合金全产业链的布局。

  在金川集团科技园,副总经理张静向专家提出了企业在高温合金、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发与制造方面的技术瓶颈,希望借助专家智慧,实现新领域的技术突破。

  “企业必须将发展重心转向科技创新,通过在战略性新兴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打造新的增长驱动引擎,实现竞争力的跃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指出。张静表示,将把宝贵的建议转化为实际行动,将创新贯穿于研发全过程,为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与行业引领贡献力量。

  在炼化分公司生产车间,炼化分公司负责人向专家咨询:“如何根据中间换热器的设计结构,制定出合理的增材制造工艺流程,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王华明说:“随着对压力容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研发具有更高耐腐蚀性、耐磨性的新型激光熔覆材料将是重要方向,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应加强对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为激光熔覆技术在压力容器零部件上的应用提供统一的标准。”

  在兰石重装超合金公司,专家团队建议提升高温合金冶炼、锻造的化学成分均匀性、组织稳定性以及高温合金粉末的研发;并指出125MN快锻液压机组的正式投产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端锻件的自主制造能力,促进关键领域国产化替代,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整体竞争力。

  “专家的指导既精准点出公司在高温合金材料研发与高端装备制造中的核心优势,也为后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指明了清晰方向。我们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科研团队的深度合作,以更严苛的标准攻克产业链关键环节难题,为我国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等战略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注入更强动力。”兰石重装超合金公司党委书记王炳正说。

  “优化磁场设计,结合超算模拟,可以突破功耗瓶颈。”在兰州泰基离子技术有限公司,面对企业提出的新一代小型化超导加速器技术难题,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方文程精准建言。对此,公司副总经理姚俊杰感慨:“专家一句话,省我们半年摸索!”

  对接需求 开出良方

  在定西,专家组的到来让当地企业倍感振奋。

  专家组深入定西,走访马铃薯研究所、陇西药圃园、中药材种植基地及甘肃广药等企业,详细了解马铃薯和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座谈会上,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围绕党参等药食同源补益中药发酵液大健康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创新鲜百合保鲜技术,开发改善肠道健康、调节免疫力新型产品,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申报路径,如何实现种质资源高效利用等问题提出具体需求。

  “甘肃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独特的生物医药科研优势,关键是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大健康产品开发研究室研究员杨健表示,“需要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从药材种植到药品研发生产的全产业链体系。”

  与会人员表示,专家团队对问题分析透彻、务实管用,既解决了当前的技术难题,又为长远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听了以后“很解渴”。会后,将认真研究吸收,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常态化开展需求咨询,真正把专家的“金点子”转化为助推产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面对专家们带来的前沿动态分析,兰州西脉国际医疗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寻求合作突破。公司不仅请教了具体的记忆合金提纯技术,更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希望携手国家平台,攻克当前的技术难题,着眼于引领未来的行业规范,共同推动我国记忆合金应用标准的建立与完善。

  此次“陇上行”不仅是技术的输送,更是理念的传播。专家们以专业视野和务实态度,精准对接西部产业需求,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事实证明,推动西部产业升级,关键在于“精准对接”,核心在于“长效合作”,当高端智慧与一线需求深度融合,西部发展必将动力澎湃。

责任编辑:郭林玉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