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盆地油气探矿权缘何受青睐


(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李越

1580次报价!竞价激烈程度创我省探矿权出让之最。9月24日,由自然资源部统筹、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阜新盆地阜新区块石油天然气勘查探矿权挂牌出让,在经过11个小时的竞价后,最终以24175万元成交,溢价23840万元,升值率高达7116.42%。

这组跃动的数字,不仅是市场对一宗矿权价值的认可,更是阜新“引力”的生动注脚。原辽宁东煤地质局107队总工程师张俊宝表示,此次竞价过程尤为激烈,主要因为阜新盆地地质构造条件优越,成油成气基础条件扎实,勘查开发潜力巨大。同时,国家能源开发政策持续利好,有助于国内油气资源增储上产。另外,阜新区位条件好,交通运输便利,可为后续勘查开发节约成本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接下来,阜新将继续梳理推介优质矿权,将更多优质资源投入市场,同时持续完善出让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到阜新投资开发矿产资源提供保障。

40年“寻宝”终结果

阜新,一座未被完全唤醒的矿产宝库。

阜新地处华北地块东缘的燕山褶皱带,受多期造山运动和火山活动叠加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成矿环境,是全国重要的煤炭、金、铁、萤石等战略矿产富集区。全国页岩气领域知名专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教授张金川曾指出:阜新盆地的非常规油气极为典型,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本次出让的阜新区块总面积477.6平方公里,位于阜新盆地核心区,是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具备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地热等多能源协同开发的条件。

而从地下宝藏走进世人视野,又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以阜新区块石油天然气勘查探矿权为例,从第一次勘查到成功出让,这宗矿权等了近40年!”阜新市自然资源局矿产资源管理科科长刘洋感慨道。

时间拨回到1988年,中石油辽河油田带着“煤油联勘”的使命,首次深入阜新盆地探寻地下奥秘;1997年前,首轮勘查摸清了区块的地质脉络,为后续开发埋下“希望的种子”。此后二十余载,地质工作者的脚步从未停歇,在东梁、王营子等地开展页岩气调查,一点点摸清地下资源“家底”。

近年来,阜新坚决落实国家“找矿突破”战略,推动“就矿找矿”“深部找矿”,一方面推进空白区域勘查与已有矿山深部找矿,另一方面梳理整合近40年积累的勘查资料,打破部门与勘查单位间的信息壁垒,建立起翔实的勘查成果台账。截至目前,全市已发现能源、金属、非金属等矿产46种,26种矿产探明储量,其中黄金27.6吨、铁矿1.08亿吨、天然石英砂4.1亿吨、玄武岩1.6亿吨、膨润土1.14亿吨、萤石79万吨,为矿权出让提供了坚实的资源支撑。

以更优环境赢得市场

“宝藏清单”正通过矿权出让变成发展的“真金白银”。

“沉睡的资源只有利用起来,才是好宝贝!”阜新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杨国荣如是说。

矿业权出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每一宗矿业权的出让均需要历经梳理勘查成果、避让禁止限制勘查开采区、划定区块、出让计划备案、发布出让公告、竞价、公示等一系列流程。

面对繁杂而又严谨的程序,阜新市全面贯彻落实矿业权交易规则,创新工作方法,一方面平行部门“并联”审查禁止限制因素,另一方面上下部门提前沟通衔接,全过程把控出让各个环节,矿业权出让时间大幅压缩,出让效率明显提升,矿业权出让前期时间从平均7个月压缩至两个月以内。

“我们用‘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引领‘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杨国荣介绍,近年来阜新抢抓国家矿产资源改革机遇,对标省级矿业权审批登记新模式,打破传统思维束缚。从矿权延续变更申请到要件审查,从补正解读到系统填报,工作人员全程跟踪服务,确保企业在每个环节都“心中有数”。2024年至今,阜新市已完成省市级矿业权审批登记70宗(次),占全市矿业权总数的70%,这些矿权投产后,预期产值超30亿元,带动就业、矿山机械、运输等相关产业产值20亿元以上。

“我们看好阜新!看好这里的资源优势潜力,也看好这里的营商环境!”竞得该探矿权的陕西秦化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阜新市已完成矿业权出让12宗,获取矿业权出让收益67111万元,不仅为阜发展、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也为阜新实现“双千双百”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大举措激活新引擎

矿权出让只是起点,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关键。

在张俊宝看来,本次出让的阜新区块石油天然气勘查探矿权位于阜新盆地的核心区域,其后续勘查开发利用,是建设阜新多能源基地,助推“煤炭阜新”向“油气阜新”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在阜新市自然资源局的规划蓝图中,矿业经济正朝着“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迈进,六大举措成为破题关键。

——以矿权出让为突破,释放特色资源价值。

围绕玛瑙、地热、黄金、膨润土等特色资源,阜新将进一步筛查勘查成果,推进优质矿权出让。一方面助力高品质文体康旅融合发展特色区建设;另一方面加大地热资源开发力度,为康养、旅游产业提供配套支撑。

——以矿产规划为底图,优化矿业空间布局。

统筹考虑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条件,合理设置矿业权、勘查和开采区块,进一步优化调控矿山开采总量和生产规模,实行关小上大,控增减存,鼓励规模化开发和整合重组。

——以营商环境为抓手,提升审批效率。

坚持从企业和群众需求出发,当好“店小二”,做好“引路人”,全面梳理矿业权审批流程、要件清单和要件来源,及时更新《办事不找关系指南》,争取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式,让矿业权人“易读”“易问”“易懂”“易办”,真正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更加坚定市场信心、企业信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以矿企安全为底线,强化准入和风险管控。

严格矿山安全准入,强化风险管控,将日常巡查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以严格执法为准绳,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严厉打击矿山越界开采、无证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构建“源头预防、过程监管、事后监督”的全链条管控体系,确保“有线索、有人管、有人处理、有人整改”。

——以绿色发展为目标,改善矿山生态环境。

进一步落实矿山生态修复主体责任,强化矿山生态修复“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力度,以创建绿色矿山为抓手,落实各类奖励政策,引领和带动阜新矿业转型升级和矿山生态环境改善。

阜新盆地,地下蕴藏的能源正蓄势待发。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